[发明专利]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4323.6 | 申请日: | 201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7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袁长波;李瑞琴;田叶;高燕;姚利;曹德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生 长根菇 栽培 方法 | ||
1.一种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选取长根菇栽培地块;
步骤2:将秸秆粉碎至秸秆粉,加入尿素、石灰粉用水搅拌均匀,置于栽培地块上建堆发酵;
步骤3:将发酵后的秸秆粉均匀撒在栽培地块上,将沼气池抽出的沼液沼渣,直接排放到栽培地块上;
步骤4:气温5~35℃天气条件下,2~10天后使用旋耕机将栽培地块旋松;
步骤5:采用步骤3和4重复处理栽培地块;
步骤6:在栽培地块安装围栏和遮阳网,遮阳网下面安装喷雾头;
步骤7:在栽培地块建菌畦,将长根菇菌种种植到栽培地块中,控制温度及湿度,栽培至出菇;
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秸秆材质为稻草、麦草或玉米秸秆;秸秆粉、尿素和石灰粉的质量比为100:2:3,秸秆粉、尿素和石灰粉混合物料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0;
所述步骤2中,建堆发酵过程中,需根据气温进行翻堆,根据料堆内的温度和外界环境条件,进行补水;
所述步骤2中,翻堆处理中,天气温度14℃以下时翻堆频率为1次/10天,15~23℃翻堆频率为1次/7天,24~30℃翻堆频率1次/5天、31℃以上翻堆频率1次/2天;料堆内温度50℃以下时,按料水质量比1:0.2补水,51~60℃时,按料水质量比1:0.4补水,61℃以上时,料水质量比1:0.6补水;外界环境条件气温≥25℃、风力≥4级时,以料堆质量计算,补充25%-35%的水分;气温<25℃、风力<4级,补充10%水分;翻堆次数≤5次;
所述步骤3中,发酵后的秸秆粉的用量为3000~6000kg/667m2,沼液沼渣的用量为2~5kg/m2;所述步骤1,栽培地块需深翻20cm厚,整平后,栽培地块四周培土堰高约0.3米,并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旋松的地块深度12cm,气温条件为5~15℃时旋松频率1次/9~10天,气温条件为16~22℃时旋松频率1次/6~8天;气温条件为23~30℃时旋松频率1次/3~5天,气温条件为31℃以上时旋松频率1次/2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围栏的高度为2-2.5m,遮阳网下面每3米间隔安装1个喷雾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长根菇菌种的用量为2000kg/667m2,种植深度为地面以下3-15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菌畦的大小规格为宽1.2米,长10米以下;每个菌畦之间间隔0.3米,每4个菌畦之间修建宽约2.5米的运输作业道,每排菌畦的两端均修建运输作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野生长根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控制温度及湿度的方法为采用清水喷灌栽培地块后,覆盖塑膜,第10天去掉塑膜;菌种发菌期间,采用喷雾头进行空气湿度调控,保持地面处于半干半湿状态;菌种出菇期间,保持栽培地块的地面处于湿润但不积水状态,直至采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43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姬松茸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