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29902.X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莉;陈德运;吴龙翔;韩淼;尹天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嵌入式 系统 汽车 电子产品 智能 检测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是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器(1)、机械控制逻辑模块(2)、执行机械结构(3)、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高清摄像头(5)、图像预处理模块(6)、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和核心处理器(8)。基于上述系统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模拟汽车发出的信号和控制机械结构仿真人工操作,可降低检测工作的重复性和时效性;通过控制器采集待测产品输出的信号,可降低人工采集的准确性;通过视觉技术模拟人眼信息采集,可提高产品检测一致性和客观性;通过机器学习来完善检测模型,可提高产品检测的精度,且可识别产品潜在设计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产品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的软件功能叠加和人机交互操作增加,使得人工检测方法已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应用场景,降低了产品检验的有效性。同时,产品功能复杂度提高,对检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检测方法提出更高要求,不同检验员在同样检测环境中有可能得出不同结论,降低检验结果的客观性。另外,产品功能迭代周期缩短,使得测试周期同样缩短,如何在不丢失检验有效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检测效率,也是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关注重点。为了提高汽车电子产品检验的有效性、客观性和执行效率,基于嵌入式系统和机器学习的技术搭建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方法和系统,将有利于汽车电子产品功能的可靠性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人工检测覆盖场景小,检测时间周期长,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嵌入式控制器1、机械控制逻辑模块2、执行机械结构3、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摄像头5、图像预处理模块6、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和核心处理器8;
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与核心处理器8通过建立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交互式连接,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与机械控制逻辑模块2通过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互式连接,所述机械控制逻辑模块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执行机械结构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执行机械结构3反馈信号输出端连接机械控制逻辑模块2反馈信号输入端,所述执行机械结构3测试操作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
所述摄像头5采集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的视频图像信息,所述摄像头5的视频流信号输出端连接图像预处理模块6的视频流信号输入端,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6与嵌入式控制器1通信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的反馈信号输出端连接嵌入式控制器1的反馈信号输入端,所述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的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的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入端,所述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的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的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与核心处理器8间数据交互方式具体为: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的反馈信号输出端连接核心处理器8的反馈信号输入端;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核心处理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6与嵌入式控制器1交互方式具体为,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6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嵌入式控制器1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6的通信信号输出端连接嵌入式控制器1的通信信号输入端。
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汽车电子产品智能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嵌入式控制器1通过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模拟提供汽车车身的模拟和数字信号,所述汽车车身模拟和数字信号传输至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
步骤二: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接收汽车车身模拟和数字信号后,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输出模拟和数字信号,所述待测汽车电子产品4输出模拟和数字信号通过输入输出控制逻辑模块7反馈至嵌入式控制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29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