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伊维菌素与丙二醇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0118.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3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江涛涛;王吉标;但招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7/08 | 分类号: | C07H17/08;C07H1/06;C07C29/78;C07C31/20;A61K31/7048;A61P29/00;A61P33/14;A61P33/02;A61P33/1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侯武娇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素 丙二醇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伊维菌素与丙二醇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2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8104946059发明名称为“一种伊维菌素与丙二醇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伊维菌素与丙二醇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伊维菌素(ivermectin)是一种大环内酯衍生物,其治疗效果被认为主要来自于抗炎特性,类似于其他的大环内酯类。已报道,阿维菌素通过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因子的产生,来发挥抗炎作用。除了它的抗炎作用方式,伊维菌素具有抗寄生虫的特性。它的前身,阿维菌素,为1974年首次分离出的、具有农业重要性的抗寄生虫药物。多个研究支持了在有效口服治疗皮肤蠕形螨病(与局部的苄氯菊酯霜联用)和疥疮以及局部治疗头虱子中伊维菌素的作用。伊维菌素可杀灭寄生虫,主要通过选择性和高亲和性地结合于无脊椎动物的神经和肌肉细胞中的谷氨酸门控的氯离子通道。这导致神经冲动的中断,引起寄生生物体的麻痹和死亡。已知,伊维菌素可作用于局部和全身都患有蠕形螨病的动物和人类中的蠕形螨。伊维菌素还在治疗红斑痤疮(如丘疹脓疱性红斑痤疮(PPR))、玫瑰痤疮等炎性病灶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前市场上所提供的原料药伊维菌素是由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多成分抗生素,其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B1a(H2B1a)与伊维菌素B1b(H2B1b),伊维菌素B1a的化学名为(5-O-去甲基-22,23-双氢阿维菌素A1a),分子式为C48H74O14,分子量为875.1;伊维菌素B1b的化学名为(5-O-去甲基-25-去(1-甲丙基)-22,23-双氢,分子式为C48H72O14,分子量为861.07,其中主要成分H2B1a和H2B1b含量不低于95%,不高于102%,且H2B1a/(H2B1a+H2B1b)不低于90%,其结构式如下。
伊维菌素结构式,成份H2B1a:R=C2H5,成份H2B1b:R=CH3.
目前已知伊维菌素原料药仅有一种晶型形式,为了提高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制剂处方和加工工艺的质量,有必要开发伊维菌素的新的晶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伊维菌素与丙二醇的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伊维菌素与丙二醇共晶,即晶型A,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在下组A1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峰:11.26±0.2、12.25±0.2、13.72±0.2、15.47±0.2、15.85±0.2、16.36±0.2、17.30±0.2、18.52±0.2、20.89±0.2、21.70±0.2。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晶型A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还包含在2个或2个以上选自下组A2的衍射角2θ(°)值处具有峰:6.94±0.2、8.59±0.2、9.29±0.2、9.91±0.2、12.80±0.2、14.23±0.2、14.66±0.2、17.92±0.2、19.15±0.2、22.12±0.2、23.21±0.2、23.68±0.2、25.24±0.2、27.3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0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