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0951.5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76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易际忠;孙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德澳铁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尾板 加工 工艺 | ||
1.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坯料裁截成段,得定长的鱼尾板坯板(1);
步骤二:对鱼尾板坯板(1)长度方向两端断面进行车铣加工,至长度为设计尺寸+1.0mm;
步骤三:在同一车削设备上同时对经步骤二处理的鱼尾板坯板(1)的两大侧面(11)进行车铣加工,至两大侧面(11)之间间距为设计尺寸±0.2mm;步骤三在第一车铣设备上完成,所述第一车铣设备包括第一工作台(3)、承载于第一工作台(3)用于固定鱼尾板坯板(1)的第一坯板固定工装和对称分布于第一工作台(3)长度方向两侧的第一机架(31),所述第一机架(31)的相对侧面上均设置有第一车铣头(311);
所述第一坯板固定工装包括设置于第一工作台(3)的第一底座(32)和设置于第一底座(32)的U型架(33);所述第一底座(32)的长度方向和第一工作台(3)长度方向一致;所述U型架(33)包括平行于第一底座(32)的横梁(331)和位于横梁(331)两端的支撑部(332);
所述第一底座(32)上还设置有至少两处垫块(321),所述垫块(321)沿横梁(331)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U型架(33)上设置有用于在往垫块(321)和横梁(331)之间放入鱼尾板坯板(1)时对鱼尾板坯板(1)进行抵挡的限位机构,以及用于向鱼尾板坯板(1)施加竖直方向压力与垫块(321)配合夹持固定鱼尾板(2)的夹压机构;
步骤四:对经步骤三处理的鱼尾板坯板(1)的两斜侧面(12)进行车铣加工,形成斜侧面一(21);步骤四在第二车铣设备上完成,所述第二车铣设备包括第二工作台(4)、承载于第二工作台(4)用于固定鱼尾板坯板(1)的第二坯板固定工装和分布于第二工作台(4)侧面的第二机架(41),所述第二机架(41)上设有用于对固定于第二坯板固定工装的鱼尾板坯板(1)进行车铣加工的第二车铣头(411);
所述第二坯板固定工装包括第二底座(42)、承载于第二底座(42)用于在鱼尾板坯板(1)长度方向一侧进行支撑的支持部、用于在鱼尾板坯板(1)下方进行承托的承托部以及用于与承托部配合夹紧固定鱼尾板坯板(1)的夹压部;所述承托部包括若干承托块(43),所述承托块(43)包括朝向支撑部(332)方向倾斜的承托面(431);
步骤五:对经步骤四处理的鱼尾板坯板(1)一侧斜侧面(12)进行车铣,形成斜侧面二(22);
步骤六:对经步骤五处理的鱼尾板坯板(1)上所有长度方向的棱边进行铣圆角;
步骤七:按照设计数量和尺寸在经步骤六处理的鱼尾板坯板(1)上钻孔,得鱼尾板(2);
步骤八:对步骤七得到的鱼尾板(2)周边锐角倒钝,去毛刺,并对孔口进行倒角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钻孔后还包括铣凸台步骤;对鱼尾板坯板(1)一侧的凸棱(14)的两端进行车铣形成位于鱼尾板(2)中部、两端以斜面过度至与通槽(13)底壁齐平的凸台(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压机构包括沿垂直于横梁(331)长度方向贯穿横梁(331)设置的抵押杆(34),所述抵押杆(34)远离第一底座(3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产生推拉动力驱使抵押杆(34)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341);所述第一驱动件(341)承载于U型架(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35)和连接于限位杆(35)远离第一底座(32)一端的第二驱动件(351),所述限位杆(3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横梁(331)的长度方向且偏离竖直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为垂直于第二底座(42)设置的挡板(44),所述承托块(43)设置于挡板(44)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板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压部包括压块(461)和用于产生推拉动力驱使压块(461)向靠近或者远离承托块(43)方向移动的第三驱动件(462),所述压块(461)的底面平行于承托块(43)的承托面(4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德澳铁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华德澳铁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09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