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栽培血红栓菌栽培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34668.X 申请日: 2019-05-23
公开(公告)号: CN110326485B 公开(公告)日: 2023-07-07
发明(设计)人: 刘艳玲;张煜隆;李晶;王泽辉;林占熺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20;A01G18/40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饶文君;蔡学俊
地址: 350002 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栽培 血红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草栽血红栓菌的栽培方法及应用。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林矛盾”日益严重。采用其他栽培料代替木材也是食用菌发展的新思路。血红栓菌分布较广的一类药用真菌,色泽鲜红,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草栽血红栓菌现为国内外首创。草栽血红栓菌和野生血红栓菌的氨基酸含量分别是18.01%和13.54%,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是25.49%和18.76%,多糖含量分别是1.91%和1.87%,粗脂肪1.79%和1.87%,粗纤维23.47%和24.38%。草栽血红栓菌子实体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均高于野生血红栓菌子实体,且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含量基本与野生血红栓接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菌草栽培血红栓菌的栽培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血红栓菌( Pycnoporus sanguineus),又名血红密孔菌、血红栓菌小孔变种、朱血菌等,属于菌物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血红栓菌分布较广的一类药用真菌,色泽鲜红,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可用于痢疾、咽喉炎、伤口出血、痒疹、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明末清初吴林所著《吴蕈谱》载:“橘皮蕈,红如橘皮,味亦带辣”,即指血红栓菌。

血红栓菌对免疫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血红栓菌多糖。南京大学周颖、沈萍萍采用深层发酵方式制备血红栓菌多糖,从发酵培养的血红栓菌菌丝体中制备血红栓菌多糖,并对其多糖的免疫增强作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血红栓菌多糖对小鼠的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重量,促进T细胞体外增殖及炎症反应,增强机体抗体生成的能力,给药剂量与生理作用之间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说明血红栓菌多糖是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天然活性成分。苏延友等采用双态发酵方式,制备血红栓菌固体菌丝体,用超声提取方式制备血红栓菌菌质体水提物,以S-180肉瘤细胞为瘤源进行小鼠抗肿瘤试验。试验抑制肿瘤率达56%,与阳性对照环磷酰胺(56.6%)效果相当。陈俊威、徐旭东用血红栓菌多糖对实验小鼠体内肉瘤S-180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血红栓菌胞外多糖对S-180的抑制率达到52.6%-72.4%。此外,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血红栓菌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杀菌、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生长等多种生物学特性。

血红栓菌为木腐菌,多生于栎、槭、杨、柳、枫香、桂花等阔叶树,因此其野生资源稀少,目前用于人工栽培的主要是利用段木栽培和以木屑、棉籽壳等为主要基质的代料栽培。但是基于林木资源的匮乏和对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不仅可以解决菌林矛盾,可以减少由棉酚等一些物质带来的危害,提高食品品质,还可以推动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菌草栽培血血红栓菌的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草栽血红栓菌的栽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血红栓菌菌种分离和培育:

A.组织分离:采集野生的新鲜血红栓菌子实体,利用无菌水清洗表面灰尘,选取菌盖前沿呈橘红色的生长先端,用灭过菌的剪刀取下幼嫩组织,再置于75%v/v酒精中消毒表面2-3min,用无菌水反复冲洗,放在无菌培养皿备用;

B. 母种培养:用无菌剪刀将菌肉组织切成0.1-0.2cm小块,取1-2块接种于母种PDA斜面培养基上,将接种的培养基放置在24-28℃恒温条件下培养7-10天,制成血红栓菌母种;

(2)血红栓菌原种制备:无菌条件下在原种固体培养基中接入质量分数5-8%菌丝长好的血红栓菌母种,置于24-28℃环境下培养35-45天至菌丝满袋,菌丝整体浓密洁白,表面有稍微泛红色的血红栓菌体,原种备用;

(3)血红栓菌人工栽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46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