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丝网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5508.7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6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诚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46 | 分类号: | B41F1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网印刷机 | ||
1.一种丝网印刷机,其结构包括机底座(1)、染料盒(2)、控制面板(3)、印刷工作台(4)、折摆架(5)、印刷滑行架(6)、循环回流刮刷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底座(1)呈矩形结构,所述染料盒(2)嵌于机底座(1)内部,所述控制面板(3)镶嵌于机底座(1)前表面,所述印刷工作台(4)设于机底座(1)上表面,所述折摆架(5)设于机底座(1)上方且其后部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所述印刷滑行架(6)设于折摆架(5)中间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循环回流刮刷装置(7)设于印刷滑行架(6)下方且滑动连接;
所述循环回流刮刷装置(7)由正刮刷回流结构(Q)、循环卡位机构(W)、侧刮刷回流结构(E)组成,所述正刮刷回流结构(Q)设于循环卡位机构(W)侧方且通过电焊垂直连接,所述侧刮刷回流结构(E)设于正刮刷回流结构(Q)侧方且焊接,所述正刮刷回流结构(Q)由正刮刷板(a)、缓冲刮边机构(b)、正刮收集口(c)、回流道(d)、下输管道(e)组成,所述正刮刷板(a)呈矩形结构,所述缓冲刮边机构(b)设于正刮刷板(a)下边缘且与正刮刷板(a)活动连接,所述正刮收集口(c)设于正刮刷板(a)正表面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回流道(d)设于正刮刷板(a)内部,所述下输管道(e)与回流道(d)贯通连接;
所述缓冲刮边机构(b)由缓冲刮轮(ba)、轮轴(bb)、弹簧(bc)组成,所述缓冲刮轮(ba)嵌于正刮刷板(a)下边缘且通过轮轴(bb)活动连接,所述弹簧(bc)设于轮轴(bb)上方且焊接;
所述循环卡位机构(W)由环形管(f)、环形管道(g)、卡位轮(h)、扇形轮道(i)、中心轴(j)、轴架(k)组成,所述环形管道(g)设于环形管(f)内部,所述卡位轮(h)设于环形管(f)中心,所述扇形轮道(i)设于卡位轮(h)内部且呈一体化成型结构,所述中心轴(j)贯穿于卡位轮(h)中心且两端与轴架(k)旋转连接,轮齿(m)均匀等距设于中心轴(j)外表面且与扇形轮道(i)啮合连接;
所述侧刮刷回流结构(E)由侧刮刷板(n)、缓冲刷辊(o)、辊轴(p)、缓冲弹簧(q)、侧回流道(s)、收集孔(t)组成,所述侧刮刷板(n)设于正刮刷板(a)两侧,所述缓冲刷辊(o)设于侧刮刷板(n)下边缘且通过辊轴(p)活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q)设于辊轴(p)上方且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侧回流道(s)设于侧刮刷板(n)内部,所述侧回流道(s)通过收集孔(t)与回流道(d)贯通连接;
为丝网印刷机连接好电源,并向染料盒(2)内添入相应颜色的染料,将待印刷的产品放置于印刷工作台(4)上并固定好,选择好印刷形状,将折摆架(5)放下,启动驱动电源使得循环回流刮刷装置(7)沿着印刷滑行架(6)向前滑动,将染料向前推,部分染料透过印刷形状的缝隙印到产品上,而多余的染料因推动堆积而起,沿着正刮收集口(c)进入回流道(d)内部,而因堆积向两侧流动的染料被两侧的收集口收集进入侧回流道(s)中;而单次印刷完成后,呈旋转的中心轴(j)带动卡位轮(h)旋转,带动轮齿(m)沿着扇形轮道(i)旋转120度,将下一个正刮刷回流结构(Q)、侧刮刷回流结构(E)旋转至下方进行下一轮的印刷,而扇形轮道(i)的直角边可以卡出防止后旋,同时上一个正刮刷回流结构(Q)、侧刮刷回流结构(E)收集的染料沿着环形管道(g)流至印刷工作台(4)上再次利用,如此循环,实现省染料印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诚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县诚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55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刮刀以及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墙布生产用高效印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