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速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6163.7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科;于建志;沈涛;裴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42 | 分类号: | G08G1/042;G08G1/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李欣;丁芸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速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速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在车道的预设触发线存在新到达车辆时,电子标识读写器读取到的所述车道对应的预设识别范围内的电子标识;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未关联的电子标识进行关联,其中,所述行驶速度作为所述未关联的电子标识所表示车辆的测速结果。通过本方案,车辆到达预设触发线时电子标识读写器读取车辆的电子标识,将车辆到达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读取的电子标识关联,得到该车辆的测速结果,即使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电子标识读写器也可以获取到电子标识,进而确认车辆的身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测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行驶的车辆进行测速主要利用雷达,并结合摄像机,雷达用于测速,摄像机用于识别车辆。具体地,将雷达和摄像机设置于卡口,雷达对经过卡口的车辆测速,摄像机对经过卡口的车辆进行抓拍,获取车辆图像,并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确定车辆身份,最后将所确定的车辆身份与雷达的测速进行匹配,进而确定出经过卡口车辆的车速。
然而,摄像机对经过车辆进行抓拍时严重依赖环境中能见度,在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成功抓拍经过的车辆并确定车辆的身份,但在团雾、浓雾等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摄像机不易对经过的车辆抓拍,即使抓拍到车辆的图像,由于低能见度影响,导致摄像机无法识别所抓拍到的车辆,进而无法确认车辆的身份。这种情况下,仅有雷达测到的车速,而缺少车辆的身份信息,无法对超速的车辆进行提醒以及违章处罚。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不能确认车辆的身份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在监测到车道的预设触发线存在新到达车辆时,电子标识读写器读取到的所述车道对应的预设识别范围内的电子标识;
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未关联的电子标识进行关联,其中,所述行驶速度作为所述未关联的电子标识所表示车辆的测速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识别范围为从所述预设触发线起始偏向道路前进方向的位于所述车道区域内的预设范围。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未关联的电子标识进行关联,其中,所述行驶速度作为所述未关联的电子标识所表示车辆的测速结果,包括:
如果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的数量为1个,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该电子标识进行关联;
如果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的数量为至少2个,确定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的触线时间,获取所述触线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已关联的电子标识,并将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与所获取的已关联的电子标识进行匹配,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未匹配上的电子标识进行关联;或者,
如果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的数量为至少2个,确定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的触线时间,获取所述触线时间之前的预设时间段内已关联的电子标识,并将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与所获取的已关联的电子标识进行匹配,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未匹配上的电子标识进行关联进行关联。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道路前进方向上所述预设触发线在所述预设识别范围的起始位置之前,且与所述预设识别范围的起始位置相距预设长度;
在所述将所述车辆到达所述预设触发线时的行驶速度,与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未关联的电子标识进行关联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获取到的电子标识中是否存在未关联的电子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6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