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车身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6418.X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1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邓自刚;雷武阳;郑欣欣;王文;袁宇航;温鹏;刘哲豪;陈凌;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7/00 | 分类号: | B61D17/00;B60L1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结构 支撑台 高温超导磁悬浮车 磁浮车 杜瓦 车身 长方体结构 车辆运行 整车重心 三段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车身,包括底板结构和两个支撑台,所述两个支撑台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板结构之上,并将所述底板结构分为前、中、后三段;所述支撑台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其内部用于安装杜瓦及磁浮车的走形机构。本发明将用于安装杜瓦及磁浮车走形机构的支撑台设置于底板结构之上,降低了整车重心,使车辆运行的稳定性得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超导磁悬浮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车身。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国家有中国、德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国。西南交通大学开发的“super maglev”号车,利用四个低温保持容器内的块材阵列提供列车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悬浮力和导向力,列车走行部分结构为四个低温保持容器分为前后两组位于磁悬浮车的四角,每组低温保持容器两两之间通过轴桥连接,该车地板为一个平面,整个平面位于四个低温保持容器上方,这样车内地板距离轨道的高度为:低温保持器自身高度加上其悬浮高度和悬浮架高度。车内地板距离轨面高度较高,不利于乘客上下车,且由于重心较高,也不利于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开发的“Maglev-Cobra”号车,整车地板亦全部位于低温保持器上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重心低、稳定性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车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温超导磁悬浮车车身,包括底板结构和两个支撑台,所述两个支撑台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底板结构之上,并将所述底板结构分为前、中、后三段;所述支撑台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其内部用于安装杜瓦及磁浮车的走形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结构包括底部框架,所述底部框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根纵梁和位于纵梁之下并与纵梁相互垂直的多根横梁,所述多根纵梁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包括竖直设置的多根支撑杆和水平设置的多根连接杆,所述多根支撑杆横向分两排设置,分别构成支撑台的前后两个侧面,且所述多根支撑杆的底部分别与纵梁固定连接;
所述多根连接杆位于多根支撑杆的顶部,且每根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台前后两个侧面中相互对应的两根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多根连接杆构成所述支撑台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台前后两个侧面的外侧分别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多个加强筋均倾斜设置,且每个加强筋的一端与支撑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该支撑杆相连的纵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纵梁包括两根限位梁和多根边纵梁,所述两根限位梁位于中部,并关于车身的中线对称,所述多根边纵梁分别位于两根限位梁的外侧,所述多根横梁均在所述两根限位梁间断开;
所述两根限位梁间横向间隔设有多根短横梁,所述多根短横梁与所述两根限位梁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其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感应板。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短横梁与直线电机感应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减振片,且所述橡胶减振片的厚度大于所述横梁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两个支撑台之下,所述两根限位梁的外侧边分别设有限位橡胶堆,所述限位橡胶堆通过限位梁上的橡胶堆安装孔与限位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两支撑台与中段底板结构相邻的一侧外分别设有侧板,所述侧板与该侧的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侧板中部开设有液氮充装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框架还包括多根边界连接梁,所述多根边界连接梁与所述多根纵梁位于同一水平面,并分别将多根纵梁的前、后端部连接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多根边界连接梁和位于两侧边的纵梁上分别设有多个车壳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6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口径管件加工转运系统
- 下一篇:塞拉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