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垫、水凝胶/海绵敷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38702.0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40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全大萍;吴嘉辉;邓荣力;白莹;杜钊夷;饶子龙;吴泽佳;徐毅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5/40 | 分类号: | A61L15/40;A61L15/26;A61L15/28;A61L15/32;A61L15/42;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纤维 凝胶 海绵 敷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制备去细胞的基质和高分子材料的电纺丝溶液,将所述去细胞的基质的电纺丝溶液转移到第一注射器中,将所述高分子材料的电纺丝溶液转移到第二注射器中,采用电纺丝法将所述去细胞的基质和高分子材料的电纺丝溶液共纺或混纺于接收板上制得复合纳米纤维垫;
所述去细胞的基质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添加比为1:6;所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速度为3mL/h,所述第二注射器的注射速度为3mL/h;
所述高分子材料可以是聚己内酯、聚乳酸、左旋聚乳酸中的任意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纤维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器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的针头均为国际标准8~9号双针头,同轴针头和Y型国际标准9号针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针头与所述接收板之间的距离为6-1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纳米纤维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射器和所述第二注射器的针头均为Y型国际标准9号针头,所述针头与所述接收板之间的距离为7c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纳米纤维垫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外加正电压为13kV,所述接收板的外加负电压为1.0kV。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纳米纤维垫,其特征在于,复合有去细胞的基质和高分子材料,所述去细胞的基质与所述高分子材料的添加比为1:6,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垫为微纳米纤维结构。
6.一种水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消化液对去细胞的基质进行消化后,离心,调节pH,制得裂解溶液,将所述裂解溶液涂敷在权利要求5的复合纳米纤维垫中,保温制得水凝胶/海绵敷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凝胶/海绵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化液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中的任意一种或组合,所述调节pH步骤包括先用NaOH调节pH值大于8,再用HCl调节pH=7~7.5,制得裂解溶液;所述保温步骤包括将涂敷有所述裂解溶液的复合纳米纤维垫置于35~40℃保温箱中静置2~10分钟制得水凝胶敷料;将涂敷有所述裂解溶液的复合纳米纤维垫真空冻干制得海绵敷料,所述真空冻干的条件为-50℃,0.1Pa。
8.一种水凝胶/海绵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凝胶/海绵敷料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纳米纤维垫和去细胞的基质水凝胶/海绵,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垫设置于所述去细胞的基质水凝胶/海绵的下层。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纳米纤维垫在制备水凝胶/海绵敷料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87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