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水器的结构及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39752.0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宪宗;徐铁军;付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力美亚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B23P15/00;B23P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5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水器 主管 打孔 出水端 进水端 圆弧过渡 缩口 涨形 高精度数控车床 圆筒形结构 应力集中 制造工艺 管接头 圆筒形 壁厚 多面 加工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水器的结构,包括主管以及主管上设置的若干个管接头;主管包括方形部分以及设于方形部分两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两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结构相同,均是圆筒形结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与主管之间通过缩口部分圆弧过渡;本发明通过涨形形成方形的主管,而后进行打孔,打孔难度低,而且多面打孔同样没有难度,不需要高精度数控车床;本发明通过两侧涨形形成圆弧过渡的缩口部分,使方形的主管部分与两端的圆筒形部分的连接部分的壁厚相对均匀,避免应力集中,保证分水器强度,本发明的分水器加工简单,结构合理,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分水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分集水器是指地暖系统中,用于连接采暖主干供水管和回水管的装置。分为分水器和集水器两部分。分水器是在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供水管的配水装置。集水器是在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回水管的汇水装置。
分集水器由分水主管和集水主管组成,分水主管连接于管网系统的供水管,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来自于管网系统热水通过埋在地板下的地暖管分配到室内需地板采暖的各房间。热水在地暖管中流动时,将热量传递到地板,再通过地板向室内辐射传热。
分水器由于支路较多,因此对其接头处的加工要求较高。分水器主杠的加工较为容易,通过简单的铸造和锻造即可成型,但是其与管接头连接的开口部分加工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多采用直接打孔的方式,由于主杠圆形的外形导致其装夹以及打孔时容易发生偏斜,尤其是对于多面打孔的分水器来说更是如此;申请号为CN201611058679.5的例如中国专利“分水器及其生产工艺”公开了“本发明属于管道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分水器及其生产工艺。分水器包括主管和若干个分别与主管相连通的支管,主管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设置有封头,进水端经缩口处理,进水端的内径缩小30~40%。本发明提供的分水器能有效降低分水器内部的水锤效应,使水流在分水器内部均匀稳定分流。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还可通过数控技术对冲弧机和冲孔设备获得精密吻合的弧孔和弧凹,实现弧孔和弧凹的无缝对接,提升所获产品的密封性和美观性。焊接步骤中,三个点的点焊将主管与支管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再采用环焊将主管与支管进行完全焊接密封,先点焊可以方便定位,并且防止环焊过程中支管发生偏斜”;类似这种直接打孔的方式需要较为精密的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涨形加工主体为方形的分水器,便于开孔加工以及与管接头的连接的分水器的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水器的结构,包括主管以及主管上设置的若干个管接头;
主管包括方形部分以及设于方形部分两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两端的进水端和出水端结构相同,均是圆筒形结构,进水端和出水端均与主管之间通过缩口部分圆弧过渡。
分水器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圆管作为管坯,通过喷砂进行清洗;
S2、将清洗后的管坯进行涨形形成主管的方形部分;
S3、将初步涨形后的管坯进行第二次涨形,形成进水端和出水端与方形部分之间的缩口部分,主管成型;
S4、将成型后的主管的方形部分上打孔;
S5、在方形部分上的通孔上装配管接头,并焊接;
S6、对焊接管接头后的主管进行喷砂处理后再进行喷漆防锈处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接头与主管焊接,主管上设有与管接头配合的螺孔管接头上设有与该螺孔配合的螺纹,管接头与主管螺纹连接。
分水器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力美亚管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川力美亚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397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