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0620.X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金海国;赵中利;于永生;曹阳;张之春;林庆轩;吕礼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75 | 分类号: | C12N5/07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周期 原代细胞培养 成骨分化 传代培养 检测表面 生长状态 细胞分离 细胞检测 样本采集 细胞数 抗体 流式 外膜 动脉 剥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本采集接收及细胞分离,原代细胞培养,传代培养,细胞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大大缩短了细胞培养周期,快速获得了大量纯度较高、状态良好的间充质干细胞;本发明的分离和培养方法除分离了华通胶外,还剥离了两条动脉的外膜,获得的hUC‑MSCs生长状态良好,获得的P1代细胞数可达3~12.5×107,流式检测表面抗体CD44+CD105+可达(99.6±0.2)%,且具有良好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干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始源于中胚层,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各类组织和器官中分布较为广泛。由于MSCs较好的分化和自我更新潜能,在组织修复再生领域的研究中被用作主要的种子细胞之一。近些年,干细胞的临床价值举世瞩目,其中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因其来源较广泛、易采集、伦理争议较少、体外扩增能力强、分化潜能高、低致瘤性、免疫原性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
现阶段,MSCs细胞疗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脊髓损伤、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治疗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hUC-MSCs的制备培养方法是Romanov等人于2003年首次从剥离的华通氏胶中获得而建立。目前,hUC-MSCs的制备分离方法主要为组织块贴壁法,此方法虽然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细胞培养周期长,不适于大规模临床研究及应用需求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此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制备细胞,大大缩短了细胞培养周期,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状态良好的间充质干细胞,进而为组织修复和再生医学领域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
一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样本采集接收及细胞分离:
(1.1)采集新生胎儿脐带和母血:采集新生胎儿脐带,在距脐带两末端约2-3cm处结扎,然后将采集的所述新生胎儿脐带置于含有两性霉素B和庆大霉素储运液的脐带瓶中,连同母血一并放入4-25℃的保温箱中保存;
(1.2)将采集的所述新生胎儿脐带在22h内运达实验室;
(1.3)规范接收、登记,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母血进行HBV、HCV、CMV、TP、HIV及ALT检测;
(1.4)用PBS反复冲洗所述新生胎儿脐带,去除外表皮血丝,洗出静脉中的残血;
(1.5)将所述新生胎儿脐带的一端固定在解剖台上,在距离固定处1cm处用解剖刀划一条深浅适度的环形口,用解剖镊撕掉脐带的外表皮,获得华通氏胶,并剥下所述新生胎儿脐带中两条动脉的外膜;
(1.6)在经过步骤(1.5)处理后的新生胎儿脐带中加入消化酶溶液进行消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获得细胞悬液;
(1.7)将所述细胞悬液过100目筛网,再过200目筛网,之后1700rpm,离心7min,弃上清,沉淀加入完全培养基悬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