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蝴蝶兰脱毒苗培养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0702.4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0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秋桦;郑翼泽;许启晓;陈曼丽;贝淑琴;吴志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学院;韶关市绿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51200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蝴蝶兰 脱毒 培养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蝴蝶兰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蝴蝶兰脱毒苗培养繁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健壮、带病毒的蝴蝶兰植株,消毒后用壳聚糖溶液浸泡,再进行初代培养,挑选出初代培养获得的病毒阴性丛生芽进行继代培养,最后选择继代培养后获得的长势好的小苗继续进行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本发明提供的蝴蝶兰脱毒苗培养繁殖方法,获得的蝴蝶兰苗株品质好、脱毒率高且长势健壮,实现蝴蝶兰的无病毒栽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蝴蝶兰种苗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蝴蝶兰脱毒苗培养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原产于亚热带雨林地区,为附生性兰花。蝴蝶兰白色粗大的气根露在叶片周围,除了具有吸收空气中养分的作用外,还有生长和光合作用。新春时节,蝴蝶兰植株从叶腋中抽出长长的花梗,并且开出形如蝴蝶飞舞般的花朵,深受花迷们的青睐,素有“洋兰王后”之称。
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侧枝发育非常少,因此很难常规进行分株繁殖,而且很少形成种子,种子发育也比较困难,基本上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蝴蝶兰新品种的培育方法基本上都是经过杂交得来,大部分品种都带病毒,有记录显示,截至目前,至少有28种病毒曾经感染兰科植物。据调查,中国兰科植物感染的病毒以东亚兰嵌纹病毒(Cymbidiummosaicvirus,简称CyMV)、齿舌兰轮斑病毒(Odontoglossumringspotvirus,简称ORSV)这两种病毒复合感染为多数。病毒传播严重制约了兰花产业化发展,病毒可造成植株叶斑、坏死以及花朵变色、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其品质,目前尚无确切的药物能有效防治病毒的危害与传播,因此繁殖蝴蝶兰无毒苗是产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其他兰花品种的方法又不能直接运用到蝴蝶兰身上,因此需要独立开发一种针对蝴蝶兰培养无毒苗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蝴蝶兰脱毒苗培养繁殖方法,使培养后的蝴蝶兰苗株品质好、脱毒率高且长势健壮,实现蝴蝶兰的无病毒栽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蝴蝶兰脱毒苗培养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选取
选用生长健壮、经检测后携带病毒的蝴蝶兰植株,除去叶片留取茎;
(2)材料消毒
将步骤(1)中留取的蝴蝶兰茎用水冲洗后,用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浸泡,再用质量分数为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30分钟后,用无菌水冲洗;最后用质量分数为0.1%升汞溶液浸泡5-15min,用无菌水冲洗;所述0.1%升汞溶液中加入吐温,使升汞溶液中吐温的质量分数为0.08%-0.12%;
(3)材料预处理
将消毒后的蝴蝶兰茎浸泡在1-2g/L壳聚糖溶液中20-30min;
(4)初代培养
将步骤(3)中处理过的蝴蝶兰茎切取茎尖,切取大小为0.2-1mm,留取1个叶原基;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温度24-26℃,先暗培养2周,再置于光照为1500-5000LX的环境下培养2个月,光照时间为10-16h/日,待两片真叶展开形成丛生芽;所述初代培养基组分为:1/3MS+3.5mg/L 6-BA+0.5mg/L NAA+0.3mg/L GA3+15g/L蔗糖+100mL/L椰汁+4.5-5.5g/L琼脂+0.1g/L VC+20mg/L PVP,pH为5.4-5.8;
(5)继代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学院;韶关市绿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学院;韶关市绿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