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0920.8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6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德永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32B27/20;B32B7/12;B32B27/40;B32B33/00;B32B37/06;B32B37/12;B32B38/00;D06N3/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感 面料 坯布 膜表面 生产工艺 发泡材料 拉幅机 质量份 面料表面 坯布表面 颜料混合 张紧状态 促进剂 发泡剂 固化剂 贴合 涂覆 制膜 复合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按照设定质量份数的将PU树脂、DMF、MEK、颜料混合,并搅拌均匀,采用制膜机制膜;按照设定质量份数PU树脂、DMF、MEK、发泡剂SD1020混合,并搅拌均匀;将发泡材料按照设计的图形涂覆至膜或坯布表面;将膜与坯布通过PU胶复合,使得发泡材料位于膜与坯布之间;所述的PU胶中含有固化剂和促进剂;采用拉幅机使贴合后的坯布处于张紧状态,拉幅机的处理温度为140‑170℃。本发明所涉及的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使得所生产面料表面所具有凹凸触感更为的立体,使得凹凸触更为的明显。并且使用PU膜,使得面料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还能表面的凹凸触感较为明显,使得凹凸触感更为的持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服装面料和装饰材料,包装材料等趋向高档化,人们对于其装饰性、舒适性、观感性和实用新型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于表面具有凹凸触感的面料成为人们的需求,而现有的具有凹凸触感的面料具有表面触感效果不明显,即凹凸立体的花纹不明显。并且面料经过长时间使用,其凹凸触感会被磨损,而使得凹凸触感变得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的生产工艺,使得面料表面的凹凸触感能够更为的立体,并且能够长时间保持凹凸触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膜的制备:按照设定质量份数的将PU树脂、DMF、MEK、颜料混合,并搅拌均匀,采用制膜机制膜;
(2)、发泡材料的制备:按照设定质量份数PU树脂、DMF、MEK、发泡剂SD1020混合,并搅拌均匀;
(3)、涂覆:将发泡材料按照设计的图形涂覆至膜或坯布表面;
(4)、贴合:将膜与坯布通过PU胶复合,使得发泡材料位于膜与坯布之间;所述的PU胶中含有固化剂和促进剂;
(5)、发泡:采用拉幅机使贴合后的坯布处于张紧状态,拉幅机的处理温度为140-17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1)中,PU树脂的质量份数为100、 DMF的质量份数为10、MEK的质量份数为40、颜料的质量份数为15;制膜机在30℃条件下制备面密度为7g/m2的膜。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2)中,PU树脂的质量份数为100、 DMF的质量份数为10、MEK的质量份数为40、发泡剂SD1020的质量份数1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4)中,PU胶的用量为18g/m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4)中,贴合后在70℃条件下烘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5)中,拉幅机的处理温度为16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步骤(3)中图形为正六边形。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由上述的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的生产工艺制备得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种膜表面凹凸触感面料及其生产工艺,使得所生产面料表面所具有凹凸触感更为的立体,使得凹凸触更为的明显。并且使用PU膜,使得面料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还能表面的凹凸触感较为明显,使得凹凸触感更为的持久。
附图说明
图1是140℃条件下发泡材料的200倍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德永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德永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09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