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41197.5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1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冲;吕庆田;严加永;孟贵祥;浦义涛;乔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V7/00 | 分类号: | G01V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党小林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地面 数据 结合 重力 换算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Runge-Kutta第一格式,计算第一地面重力估计值,并计算第一地面重力估计值与地面重力实测值之间的第一误差;
利用Runge-Kutta第二格式,计算第二地面重力估计值,并计算第二地面重力估计值与地面重力实测值之间的第二误差;
选择第一误差与第二误差中较小的一个,并将较小误差所对应的Runge-Kutta格式作为重力换算的Runge-Kutta格式,并利用所述Runge-Kutta格式完成重力数据换算;
利用Runge-Kutta第一格式,计算第一地面重力估计值,并计算第一地面重力估计值与地面重力实测值之间的第一误差,包括:
利用空中重力数据u(x,y,z0)及梯度数据k1,通过四阶Runge-Kutta第一格式,计算空中重力估计值
利用积分二次垂直导数方法计算空中重力梯度估计值k2;
重复上述步骤,计算重力梯度估计值k3、k4;
利用四阶Runge-Kutta第一格式,计算第一地面重力估计值uc(x,y,z0+h);
利用均方根误差法,计算所述第一误差ε;
其中,z0表示高度,a2为常数,h表示换算高度;
所述Runge-Kutta第一格式为:
其中,k1、k2及k3为空中位置的重力梯度估计值,k4为地面位置的重力梯度估计值,u(x,y,z0)为高度为z0的重力数据,表示z0+1/2h高度上的重力梯度估计值,表示z0+1/2h高度上的重力梯度估计值,表示z0+h高度上的重力梯度估计值,uc(x,y,z0+h)为第一地面重力估计值;
所述Runge-Kutta第二格式为:
其中,k1、k2及k3为空中位置的重力梯度估计值,k4为地面位置的重力梯度估计值,u(x,y,z0)为高度为z0的重力数据,表示z0+1/3h高度上的重力梯度估计值,表示z0+2/3h高度上的重力梯度估计值,表示z0+h高度上的重力梯度估计值,uc′(x,y,z0+h)为第二地面重力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空中重力数据u(x,y,z0)及梯度数据k1,通过四阶Runge-Kutta第一格式,计算空中重力估计值包括:
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空中重力估计值:
其中,a2、b21为常数,u(x,y,z0)为空中重力数据,k1=uz(x,y,z0)为空中重力梯度数据,为空中重力估计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方法应用于重力匹配导航、矿产资源勘探领域。
4.一种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中与地面数据结合的重力换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11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层扫描安检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安防传感器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