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5952.7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0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027***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柱 碎石层 沥青层 环氧沥青层 沥青路面 抗车辙 铺设 高粘 导热性 耐热性 凹凸不平 氧化石墨烯 表面设置 抗车辙性 路基表面 车辙 抗冻性 路基层 上端 排出 通孔 整平 连通 积水 变质 膨胀 | ||
1.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清理路基层表面杂物,并整平路基层表面,再在路基层表面竖直间隔设置多根钢筋柱,任一钢筋柱的上端高出路基层表面8~12cm,然后在路基层表面均匀铺设高度为3~5cm的环氧沥青,以形成环氧沥青层,环氧沥青的铺设温度为130~140℃,且环氧沥青的铺设在24h内完成;
S2、当环氧沥青层的温度降至60~80℃时,在环氧沥青层上铺设高度为3~5cm的SBS改性沥青层,SBS改性沥青层采用压路机碾压SBS改性沥青形成,SBS改性沥青的铺设温度为160~180℃,当SBS改性沥青层的温度降至90~100℃时,在SBS改性沥青层上铺设高度为5~8cm的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内填充粒径为8~12mm的碎石,以形成碎石层,且碎石层的上表面高出土木格栅的上表面3~4cm,再在碎石层上用胶轮压路机碾压碎石;
S3、当SBS改性沥青层的温度降至60~80℃时,在碎石层上铺设高度为0.5~1cm高粘沥青层,高粘沥青的铺设温度为160~180℃,高粘沥青层采用压路机碾压高粘沥青形成,高粘沥青的制备方法为:将200~400重量份的沥青加热到170~190℃,再向沥青中加入60~80重量份的废旧橡胶粉和30~50重量份的细沙,然后置于120℃下以300~500rpm搅拌20~30min,再降温至80~90℃,然后加入10~20重量份的石蜡、20~30重量份的松针末和20~30重量份的有机硅阻燃剂,再次搅拌均匀即得;
S4、当高粘沥青层风干后,在高粘沥青层上均匀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喷洒量为0.3-0.5kg/m2,再在喷洒乳化沥青粘层油后的高粘沥青层上铺设高度为4~5cm的普通沥青层,普通沥青的铺设温度为160~180℃,普通沥青层采用压路机碾压普通沥青形成,普通沥青中加入了硫铝酸盐水泥、硅石、硫磺、废旧橡胶粉、香豆酮树脂、氧化石墨烯,其中,普通沥青与硫铝酸盐水泥、硅石、硫磺、废旧橡胶粉、香豆酮树脂、氧化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0:5:0.5:2:0.3: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钢筋柱为中空结构,任一钢筋柱的上端面为圆心向下的半球形,任一钢筋柱的外侧壁距离其上端面的3~5cm之间间隔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任一钢筋柱的下端面间隔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普通沥青在加入了硫铝酸盐水泥、硅石、硫磺、废旧橡胶粉、香豆酮树脂时,还加入了消石灰,普通沥青与消石灰的重量比为10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任一钢筋柱的直径为3~5cm,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孔径均为0.5~0.8mm,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处均设有80~100目的筛网,且钢筋柱内填充有粒径为1~2cm的碎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向沥青中加入30~50重量份的废旧橡胶粉和20~30重量份的细沙时,还加入了20~30重量份的石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土工格栅为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网格尺寸为12.7×12.7mm,经向断裂强度≥80kN/m,纬向断裂强度≥80kN/m,经向断裂伸长率≤3%,纬向断裂伸长率≤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普通沥青层表面的中部高于普通沥青层表面的两侧边缘处,且普通沥青层表面的中部与普通沥青层表面的一侧边缘处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的沥青路面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高粘沥青分三次铺设,高粘沥青层从下往上依次分为第一层高粘沥青层、第二层高粘沥青层和第三层高粘沥青层,第一次铺设第一层高粘沥青层,第一层高粘沥青层的铺设高度为0.2~0.3cm,第一层高粘沥青层中的高粘沥青加入了石灰岩,高粘沥青与石灰岩的重量比为20:3,石灰岩的粒径为4.5~8.3cm;第二次铺设第二层高粘沥青层,第二层高粘沥青层的铺设高度为0.1~0.2cm,第二层高粘沥青层直接用高粘沥青铺设;第三次铺设第三层高粘沥青层,第三层高粘沥青层的铺设高度为0.2~0.5cm,第三层高粘沥青层中的高粘沥青加入了玄武岩,高粘沥青与玄武岩的重量比为25:3,玄武岩的粒径为2.7~3.8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59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铺设沥青路的装置及施工工艺
- 下一篇:沥青面层翻新改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