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47894.1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唐林;朱昌荣;王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格车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5 | 分类号: | B60R25/25;B60R25/021;B60R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寇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钥匙 人脸识别芯片 图像采集单元 脸部图像 启动系统 人脸识别 身份验证 汽车 电子转向柱锁 防盗锁止系统 汽车电子技术 车辆被盗 触发指令 特征比对 验证通过 智能钥匙 中控锁 后向 解锁 预存 车主 发动机 发送 合法 | ||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用于汽车的进入和启动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人脸识别模块和BCM控制器,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人脸识别芯片;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
所述人脸识别芯片预存有合法用车者的脸部图像,用于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与所述合法用车者的脸部图像进行特征比对,并在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与所述合法用车者的脸部图像特征一致时,向所述BCM控制器发送第一触发信号;
所述BCM控制器接收到所述第一触发信号时,向所述汽车的中控锁、电子转向柱锁和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分别发送解锁指令以将所述汽车的中控锁、电子转向柱锁和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解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为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近红外脸部图像;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包括近红外摄像头和多个强度高于环境可见光的主动近红外光源;
所述主动近红外光源用于为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提供近红外光照,所述红外摄像头用于采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近红外脸部图像,并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近红外脸部图像发送给所述人脸识别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芯片与无线通信模块或所述汽车的T-Box连接;
当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与所述合法用车者的脸部图像特征不一致时,所述人脸识别芯片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或者所述T-box发送至所述车主的移动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与所述合法用车者的脸部图像特征一致时,所述人脸识别芯片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脸部图像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反馈的确认指令,并在接收到所述确认指令时,才向所述BCM控制器发送所述第一触发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4G模块和/或5G模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有两个,所述BCM控制器接收到两个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中的人脸识别芯片发送的第一触发信号时,才向所述汽车的中控锁、电子转向柱锁和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分别发送所述解锁指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人脸识别模块中,一个安装在所述汽车的外部,另一个安装在所述汽车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BCM控制器连接的指纹识别模块;
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预存有所述合法用车者的指纹数据,用于采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指纹数据,并将所述当前用车者的指纹数据与所述合法用车者的指纹数据进行特征比对,并在所述当前用车者的指纹数据与所述合法用车者的指纹数据特征一致时,向所述BCM控制器发送第二触发信号;
所述BCM控制器也接收到所述第二触发信号时,才向所述汽车的中控锁、电子转向柱锁和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分别发送所述解锁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安装在所述汽车的门把手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脸识别的车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芯片通过CAN、LIN或SPI总线与所述BCM控制器连接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格车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格车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478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系统的汽车开门方法
- 下一篇:车辆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