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结构和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0654.7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丘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结构 显示 面板 | ||
1.一种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结构包括:
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包括多个设置在灯板上的次毫米发光二极管;
微透镜阵列,所述微透镜阵列位于所述背光光源上方,所述多个次毫米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多个微透镜结构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微透镜阵列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靠近所述背光光源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背光光源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多个入光结构,所述第二表面具有多个与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对应的出光结构,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和与所述多个入光结构对应的多个出光结构构成多个微透镜结构;
其中,所述多个入光结构通过第一模具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压滚成型,所述多个出光结构通过第二模具在所述第二表面上压滚成型,
每一个所述入光结构包括第一突起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突起结构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灯板的表面贴合;
所述第一突起结构还包括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几何中心处,与所述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相对应,所述第一凹陷部的表面构成所述微透镜结构的入光面,
所述第一凹陷部为半球形结构,与所述入光结构对应的次毫米发光二极管位于所述半球形结构的球心处,
每一个所述出光结构包括第二突起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突起结构具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二突起结构的几何中心处,所述第二突起结构的几何中心和所述第一突起结构的几何中心重合;
所述第二突起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环绕所述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环形部的表面为连接所述第二凹陷部的边界和所述支撑板的表面的平滑曲面,
所述第二凹陷部的表面为反光材料构成的镜面结构,构成所述微透镜结构的反射面;所述第二环形部的表面构成所述微透镜结构的出光面,
所述微透镜阵列还包括多个支撑柱,所述多个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第二表面上,每一个支撑柱位于两个相邻的微透镜结构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突起结构和所述第二突起结构的材料为透光材料,所述透光材料具有热塑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几何中心重合,所述第一凹陷部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第二凹陷部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为圆形,所述第一凹陷部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凹陷部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柱具有相同的高度,所述多个支撑柱表面具有漫反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透镜结构沿第一方向呈条状排列。
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065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