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1119.3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1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胡广地;何川;郭峰;李雨生;张武林;赛景辉;宋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5/02 | 分类号: | B60G15/02;B60G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混合式 二级 悬架 系统 | ||
1.一种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车架和车桥之间的被动悬架,所述被动悬架的下端与车桥连接,被动悬架的上端与车架连接;
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主动悬架,主动悬架的上端与悬架板连接;被动悬架包括与每个车轮相邻位置处的车桥连接的被动弹性元件和被动减振器,所述被动弹性元件和被动减振器间相互并联;主动悬架包括邻近被动弹性元件位置处的主动弹性元件和主动减振器,所述主动弹性元件和主动减振器间相互并联;
车架呈内凹形,所述车架包括与被动悬架连接的承接板,承接板与车架中部的内底板连接,所述主动悬架设置于内底板上,承接板的高度高于内底板的高度;悬架板呈内凹形,所述悬架板包括与主动悬架连接的内连接板,内连接板与悬架板中部的悬架底板连接,内连接板的高度高于悬架底板的高度;被动悬架包括与被动弹性元件并联的导向机构;
主动悬架呈倾斜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弹性元件和被动弹性元件均为螺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混合式二级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与每个车轮相邻位置处的车架相连的主动弹性元件的上端间的距离小于与悬架板相连的主动弹性元件的下端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1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