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烷基苯共轭侧链的有机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51571.X 申请日: 2019-05-28
公开(公告)号: CN110256459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张茂杰;郭青;国霞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5/22 分类号: C07D495/22;H01L51/46;H01L51/42
代理公司: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陆金星
地址: 215000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共轭 烷基苯 侧链 制备方法和应用 能级 有机小分子 有机太阳能电池 电子受体材料 电子迁移率 光吸收能力 材料电子 稠环结构 给电子性 热稳定性 溶解性好 设计合成 分子核 光电流 光吸收 平面性 迁移率 吸电子 小分子 并联 端基 制备 堆积 引入 拓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烷基苯共轭侧链的有机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以苯并二噻吩(BDT)为中心,向外并联两个噻吩构成七元稠环结构作为分子核、以烷基苯为共轭侧链、并且通过改变吸电子端基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全新的、溶解性好、热稳定性好的以烷基苯为共轭侧链的A‑D‑A型小分子受体。引入烷基苯作为共轭侧链,可以拓展分子内共轭,拓宽并增强光吸收从而提高光电流;其次,苯具有良好的平面性,有助于增强分子间相互作用促进分子之间π‑π堆积,提高材料电子迁移率;另外,苯具有弱的给电子性,可以适当的调节能级。因此这类分子拥有强的光吸收能力、较高的电子迁移率以及合适的电子能级,适合于作为电子受体材料应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烷基苯共轭侧链的有机小分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以含烷基苯共轭侧链的有机小分子作为活性层电子受体材料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PV)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溶液加工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一个有希望的绿色能源技术由于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如:低成本、质轻、能够进行大面积器件制备等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以共轭聚合物或者有机小分子为给体、富勒烯衍生物为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超过了11%(M.Li,K.Gao,X.Wan,Q.Zhang,B.Kan,R.Xia,F.Liu,X.Yang,H.Feng,W.Ni,Y.Wang,J.Peng,H.Zhang,Z.Liang,H.L.Yip,X.Peng,Y.Cao,Y.Chen,Nat.Photonics,2017,11,85;J.Wan,X.Xu,G.Zhang,Y.Li,K.Feng and Q.Peng,Energy Environ.Sci.,2017,10,1739;B.Kan,M.Li,Q.Zhang,F.Liu,X.Wan,Y.Wang,W.Ni,G.Long,X.Yang and H.Feng,J.Am.Chem.Soc.,2015,137,3886;D.Deng,Y.Zhang,J.Zhang,Z.Wang,L.Zhu,J.Fang,B.Xia,Z.Wang,K.Lu and W.Ma,Nat.commun.,2016,7,13740;Y.Liu,C.-C.Chen,Z.Hong,J.Gao,Y.M.Yang,H.Zhou,L.Dou,G.Li and Y.Yang,Sci.Rep.,2013,3,3356;X.Ouyang,R.Peng,L.Ai,X.Zhang and Z.Ge,Nat.Photonics,2015,9,520;J.Zhao,Y.Li,G.Yang,K.Jiang,H.Lin,H.Ade,W.Ma and H.Yan,Nature Energy,2016,1,15027.)。然而,富勒烯作为受体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在可见光范围吸收较弱、能级可调控性差、形貌不稳定等,因此近年来高性能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获得了较快的发展(Y.Lin,J.Wang,Z.G.Zhang,H.Bai,Y.F.Li,D.Zhu and X.W.Zhan,Adv.Mater.,2015,27,1170;Y.Lin,Q.He,F.Zhao,L.Huo,J.Mai,X.Lu,C.-J.Su,T.Li,J.Wang,J.Zhu,Y.Sun,C.Wang and X.W.Zhan,J.Am.Chem.Soc.,2016,138,2973;Y.Lin,Z.-G.Zhang,H.Bai,J.Wang,Y.Yao,Y.F.Li,D.Zhuand X.W.Zhan,Energy Environ.Sci.,2015,8,610.W.Zhao,S.Li,H.Yao,S.Zhang,Y.Zhang,B.Yang and J.H.Hou,J.Am.Chem.Soc.,2017,139,7148;S.X.Dai,T.F.Li,W.Wang,Y.Q.Xiao,T.K.Lau,Z.Y.Li,K.Liu,X.H.Lu,X.W.Zhan,Adv.Mater.,2018,30,1706571;T.F.Li,S.X.Dai,Z.F.Ke,L.X.Yang,J.Y.Wang,C.Q.Yan,W.Ma,X.W.Zhan,Adv.Mater.,2018,30,170596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1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