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5120.3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4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瑾;傅博;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耗能 减振降噪 装置 | ||
1.一种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用于轨道钢轨减振降噪,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钢轨(1)左右两侧由内向外依次对称布置的薄板(2)、内隔板(3)、弹性薄膜(4)、外隔板(5)和U形槽(6);
其中,每侧所述薄板(2)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孔口(201);所述薄板(2)与所述弹性薄膜(4)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内隔板(3);
所述弹性薄膜(4)与所述U形槽(6)之间均匀连接有多个外隔板(5),所述内隔板(3)与所述外隔板(5)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U形槽(6)上纵向均匀设置有多个重块体(7),所述重块体(7)与所述外隔板(5)交错间隔设置于所述U形槽(6)上;
所述内隔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薄膜(4)、薄板(2)粘接;所述外隔板(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弹性薄膜(4)、U形槽(6)粘接;所述重块体(7)与所述U形槽(6)焊接;
所述U形槽(6)的上端通过连接物(8)与所述钢轨(1)的顶端连接,所述U形槽(6)的下端通过连接物(8)与所述钢轨(1)的底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1)与所述薄板(2)之间构成夹气层,所述夹气层内填充有空气或阻燃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6)、薄板(2)、内隔板(3)、外隔板(5)的截面形状分别为多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块体(7)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角圆形、多角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口(201)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角圆形、多角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6)和重块体(7)的材料为金属;所述内隔板(3)和外隔板(5)的材料为金属或非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槽(6)的材料为铝、铜、铁、钢;所述重块体(7)的材料为铝、铜、铁、钢;所述内隔板(3)和外隔板(5)的材料为铝、铜、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耗能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膜(4)的材料为橡胶、环氧树脂;所述薄板(2)的材料为木、橡胶、金属橡胶复合、木橡胶复合材料;所述连接物(8)为橡胶、环氧树脂、硅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512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