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后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7361.1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7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孟洋;张虹光;尹涛;王盛;胡俊;方颖;眭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21C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熊曦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堆 下腔室交混 试验 数据 处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基于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建立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在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溶液浓度的本底阶段,通过比较单个电极浓度值和所有电极浓度平均值的偏差来鉴别电导电极损坏与否;
在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溶液浓度的波峰阶段,通过比较同一个燃料组件模拟体内的主电极和备电极浓度数值来鉴别电导电极损坏与否;
在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溶液浓度的波峰阶段,利用移动时间步长ΔT的方式计算得到溶液浓度的最小标准差,找到溶液浓度最平稳波动最小的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分析最小标准差数值大小来鉴别电导电极损坏与否;
在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中溶液浓度的波峰阶段,利用移动时间步长ΔT的方式计算得到溶液浓度的最小标准差,找到溶液浓度最平稳波动最小的一段时间,通过分析最小标准差数值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将该时间段内的溶液浓度平均值作为波峰浓度,用于下腔室交混因子的计算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时,燃料组件模拟体内的主备两个电导电极瞬态测量溶液浓度得到试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为KCL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下腔室交混试验数据后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分析处理本底阶段试验数据,具体包括:
截取TA时间段,计算TA时间段内单个电导电极平均浓度CnaTA、CnbTA和所有电导电极平均浓度C,CnaTA为TA时间段内,第n个燃料组件模拟体主电导电极a采集到的溶液浓度平均值;CnbTA为TA时间段内,第n个燃料组件模拟体备电导电极b采集到的溶液浓度平均值;
比较CnaTA、CnbTA和C偏差,若|(CnaTA-C)/C|≤XA%或|(CnbTA-C)/C|≤XA%;则保存本底浓度CnaTA和CnbTA用于反应堆交混因子的计算输入;
若|(CnaTA-C)/C|>XA%或|(CnbTA-C)/C|>XA%,则判定第n个燃料组件模拟体的主电导电极a或备电导电极b为坏点,并将所有的坏点剔除不参与后续计算;其中,CnaTA和CnbTA中,n为组件编号,n=1、2、3…N,N为燃料组件模拟体总数;a、b代表主电极和备电极;XA根据不同测量精度要求及试验要求自行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73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