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无取向硅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8684.2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2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圣杰;李慧;张淑娟;李化龙;汪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2C38/14;C21C7/10;C21D8/12;C21D1/26;C21D1/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江苏扬子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取向硅钢 制备 退火 长时间保温 质量百分比 成分控制 感应加热 快速升温 目标要求 杂质元素 磁感 冷轧 铁损 热轧 炼钢 平整 申请 保证 | ||
1.一种高效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包括:C ≤0.005%、Si1.0-2.0%、Als 0.2-0.8%、Mn 0.25-0.8%、Sn 0.01-0.05%、P≤0.02%、S≤0.0040%、N≤0.0020%、Nb≤0.0020%、V≤0.0020%、Ti≤0.0020%,其余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铁水KR脱硫,使用的铁水中S含量≤0.040%,Nb含量≤0.005%,V含量≤0.06%,Ti含量≤0.10%,并且温度≥1330℃,经KR脱硫后铁水中S含量≤0.0020%,并且温度≥1300℃;
S2转炉炼钢,出钢温度为1665±15℃,转炉终点C含量为0.03-0.06%,S含量≤0.0025%;
S3 RH真空精炼,出钢温度为1584±5℃;
S4连铸;
S5板坯加热,步骤S4连铸后的连铸坯进热轧加热炉的温度大于300℃,热轧加热炉均热温度1050-1160℃,保温时间大于180min;
S6热连轧,步骤S5加热后的板坯依次经粗轧、精轧后形成热卷,所述粗轧出口温度控制为950-1050℃,所述精轧最终温度控制为840~900℃;
S7平整,所述热卷冷却至室温后,经平整机平整,平整轧制力为2000-5000kN;
S8常化抛丸处理,常化均热段温度为880-980℃,均热时间3-5min,常化后热卷经机械抛丸处理;
S9酸洗冷轧,常化后热卷经连续式酸洗、五机架连轧得到冷轧卷;
S10退火涂层,在连续卧式退火炉中退火,退火炉升温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升温,升温速率大于100℃/s,退火均热温度为850-920℃,均热保温时间为2min,退火带钢经绝缘涂层后至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转炉炼钢中,铁水转入量为195±2吨,并使用清洁废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连铸中,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连铸坯等轴晶比例大于60%,连铸坯厚度为22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热连轧中,板坯经两机架所述粗轧成35mm中间坯,所述中间坯经七机架所述精轧成2-2.7mm所述热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平整中,所述平整机为四辊单机架平整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8常化抛丸处理后,热卷全厚度为粗大且均匀的铁素体晶粒,平均晶粒尺寸为400-600μm。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酸洗冷轧中,所述冷轧卷厚度为0.5mm,冷轧前带钢经电磁感应加热,温度控制为7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86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