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水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9173.2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92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黄斌;赵诗云;彭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D405/08 | 分类号: | C07D405/08;C07D405/14;A61P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刘召民 |
地址: | 33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水 穿心莲 内酯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17‑(1‑(5‑芳基‑1,2,3‑三氮唑))‑脱水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以脱水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I)作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m‑CPBA(间氯过氧苯甲酸)为环氧化试剂,制备环氧化中间体化合物(II);(2)采用化合物(II)与NaN3在Lewis酸条件下制备化合物(III);(3)采用化合物(III)与芳炔类化合物在Cu盐与碱性配体的催化下制备衍生物(IV);本发明的合成路线简短,操作简单易行,产物结构新颖,且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与氯吡格雷相当,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17-(1-(5-芳基-1,2,3-三氮唑))-脱水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抗血小板聚集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产物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又名穿心莲乙素,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为穿心莲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无臭,味极苦,易溶于丙酮、甲醇、乙醇,几乎不溶于水,在穿心莲叶中含量高达1.84%,来源丰富。穿心莲内酯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除经典抗炎作用外,还具有增强免疫、抗动脉硬化、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近五年来,国内外关于穿心莲内酯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如穿心莲内酯能抑制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增殖,抗心肌衰弱活性,可减缓肥胖患者的心肌细胞凋亡,亦可通过激活WNT/β连环蛋白发挥促成骨活性。近十年以来,多篇文献报道了清热抗炎机制与抗血栓机制配体M62I的表达密切相关。穿心莲内酯作为经典清热抗炎化学成分,已被报道能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下降13%以上,但关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报道尚不多。因此,本课题组开展了基于脱水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结构3,在C-17位引入具活性的且较强的氢键结合基团1,2,3-三氮唑,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亲水性较强的新型17-(1-(5-苯基-1,2,3-三氮唑))-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盐衍生物,并测定了衍生物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类新型具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17-(1-(5-芳基-1,2,3-三氮唑))-脱水穿心莲内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期获得高活性、低出血风险性、全新结构抗聚集衍生物,为发现新型抗聚集药物奠定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7-(1-(5-芳基-1,2,3-三氮唑))-脱水穿心莲内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脱水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I)作为起始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以m-CPBA为环氧化试剂,制备环氧化中间体化合物(II);
(2)采用化合物(II)与NaN3在Lewis酸条件下制备化合物(III);
(3)采用化合物(III)与芳炔类化合物在Cu盐与碱性配体的催化下制备衍生物(IV);
其中R1为芳香族;Cu盐为碘化亚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硫酸铜或醋酸铜中的一种;碱性配体为三乙胺、苄胺、二苯基胺或二异丙基胺中的一种。
对上述方案优选,步骤(1),以脱水穿心莲内酯-3,19-二琥珀酸半酯(I)为起始原料,加入m-CPBA、Base、反应溶剂,在室温下磁力搅拌,TLC监测,待原料反应完全后,浓缩除去溶剂,再加入饱和Na2SO3水溶液,继续搅拌25~30min,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乙酸乙酯层,无水Na2SO4干燥,浓缩,得到环氧化中间体化合物(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9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