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9553.6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巢文革;闵建彬;马永祥;徐伟;曹良;李平;沈浩君;肖成龙;夏栋;李卫南;徐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F7/32 | 分类号: | B01F7/3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地址: | 215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桨叶 改性沥青 内围 搅拌区 配料机 送料筒 推送 外笼 外围 加料装置 搅拌装置 结团现象 中心区域 搅拌桨 配料罐 混流 伸入 向内 | ||
1.一种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包括:
立式配料罐;
搅拌装置,其包括沿着立式配料罐长度方向延伸的搅拌轴、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的驱动件;
加料装置,其包括自所述立式配料罐顶部伸入所述立式配料罐内的送料筒、与所述送料筒连通的入料通道、位于所述送料筒内的送料螺杆、以及驱动所述送料螺杆转动送料的驱动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搅拌桨包括形成有环形搅拌区的外围桨叶和内围桨叶,所述的送料筒自所述环形搅拌区伸入所述立式配料罐内;
所述外围桨叶包括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上且能够形成绕设在所述搅拌轴外周的外笼、设置在所述外笼外侧的外叶片,其中所述外叶片在所述外笼转动中将改性沥青物料向所述外笼内并向下推送;
所述的内围桨叶位于所述外笼内,所述内围桨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搅拌轴上且围设在所述搅拌轴外周的内笼、设置在所述内笼外侧的内叶片,其中所述内叶片在所述内笼转动中将改性沥青物料向所述内笼外并向上推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筒位于所述环形搅拌区中部且与所述搅拌轴平行设置,其中位于所述环形搅拌区内所述送料筒长度为所述外笼高度的1/2~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笼包括至少有两根沿着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轴外周的笼杆、分别将所述笼杆的上部和下部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搅拌轴上部和下部的连接杆,其中所述的连接杆和所述笼杆均为截面呈方形的型材杆,所述的笼杆自相邻两个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端部,所述内叶片有多个,且沿着所述笼杆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笼杆剩余两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笼杆有两根,位于所述笼杆上的所述内叶片关于搅拌轴对称设置,所述的内叶片包括固定在所述笼杆所对应侧面上的内定位模块、固定在所述内定位模块顶面并向所述内笼外侧延伸并冒出所述内定位模块端面的内桨板,其中所述的内桨板与所述笼杆连接所述内定位模块的侧面形成的夹角为30~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定位模块为自底面固定在所述笼杆侧面上的三棱柱体,该三棱柱体长度与所述笼杆侧面宽度相等,且端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内桨板固定在三角形位于上部一条腰所在棱柱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笼包括沿着所述搅拌轴径向向所述立式配料罐内壁延伸且自一端部固定在所述搅拌轴下部的多根底架杆、自每根所述底架杆另一端部向上延伸的围架杆、用于将所述围架杆上端部固定连接且套设在所述搅拌轴外周的环架,所述的外叶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围架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杆有四根,且呈“十”字形,所述的搅拌轴自“十”字形的中心穿过,其中位于每根所述围架杆上的所述外叶片关于所述搅拌轴中心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架杆和所述围架杆均为截面呈方形的型材杆,其中所述的围架杆自相邻两个侧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架杆远离“十”字中心的外端部,所述的外叶片有多个,且沿着所述围架杆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围架杆剩余两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叶片包括固定在所述围架杆所对应侧面上的外定位模块、固定在所述外定位模块底面并向所述外笼外侧延伸并冒出所述外定位模块端面的外桨板,其中所述的外桨板与所述围架杆连接所述外定位模块的侧面形成的夹角为30~6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改性沥青配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位模块为自底面固定在所述围架杆侧面上的三棱柱体,该三棱柱体长度与所述围架杆侧面宽度相等,且端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外桨板固定在三角形位于下部一条腰所在棱柱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苏州防水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955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