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9792.1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冉;廖富兴;许兴成;唐建淞;龚颖康;刘振宇;张恒;倪元春;孙缙环;王洋;郑佳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15/04;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罗东 |
地址: | 101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成孔 灌注桩 施工 浇筑混凝土 完整性检测 安全性能 单桩竖向 地下水流 灌注桩基 检测数据 静载试验 泥浆循环 平整场地 清除杂物 施工工艺 施工效率 桩基检测 钻孔施工 低噪音 低振动 钢护筒 钢筋笼 检测 移位 成孔 放样 抗压 清孔 桩基 桩位 埋设 吊装 地形 自动化 灵活 山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平整场地、清除杂物、桩位放样、埋设钢护筒、钻孔施工、清孔、吊装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得到灌注桩基,进行桩基检测;本发明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低应变法完整性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桩基,检测更加完全,检测数据更加完整;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可以很好的适应特殊地形,比如山区、地下水流等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施工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移位灵活方便;低噪音、低振动、扭矩大、成孔速度快,效率高;安全性能高;无泥浆循环,对环境污染小;为“绿色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灌注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因其所选护壁形成的不同,有泥浆护壁方式法和无泥浆护壁施工法两种。其施工优点是:1、与沉入桩中的锤击法相比,施工噪声和震动要小的多;2、能建造比预制桩的直径大的多的桩;3、在各种地基上均可使用;4、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桩的承载力影响很大,但是也存在加大的缺点,比如因混凝土是在泥水中灌注的,因此混凝土质量较难控制;费工费时,成孔速度慢,泥渣污染环境等。
地质条件的未知性、复杂性势必导致挖桩进度的难以控制从而影响及制约整体工程进度,施工过程的溶洞处理、特殊地貌处理难度都很大,而且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制作得到的桩基检测难度也非常之大,所以急需开发一种新的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及桩基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清除杂物再进行场地整平,平整场地大小要能满足旋挖钻机施工的位置,土方场地平整直接开挖至筏板垫层底标高,将计划钻进的桩位放出,钉好十字保护桩;
(2)桩位放样: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进行钻孔的标高放样时,应及时对放样的标高进行复核,采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各桩点的位置,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施工钻机放置需每栋楼的桩基从内至外、从上到下的施工方向,也就是说每栋楼的桩从最里面的桩向外打起,原则施工方向,上→左右→中→下(施工便道入口);
(3)埋设钢护筒: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埋设钢护筒时保证钢护筒斜度不大于1%;
(4)钻孔施工:先将钻斗着地,开孔时,以钻斗自重并加压作为钻进动力,当钻斗被挤压充满钻渣后,将其提出地表,运走钻渣,回到钻孔作业位置,钻进过程中检查成孔的垂直度,钻孔作业至满足设计的嵌岩深度为止;成孔达到设计标高后,对孔深、孔径、孔壁、垂直度进行检查;
钻孔过程中遇到坚硬孤石、地质情况较复杂时,1~2m要检查一次垂直度;其余正常钻进施工过程中,每5~8m检查一次垂直度;钻进至中风化岩,再用直筒截齿钻取出完整的岩芯,至满足设计的嵌岩深度为止;钻孔过程中遇到溶洞、孤石特殊地质情况应采取灌注C20混凝土再进行钻孔。
(5)清孔:采用循环钻进技术进行清孔:桩孔终孔后,将钻具更换成专用清孔钻头,通过清孔钻头反复清孔,清孔次数不少于3次,量取钻具下到地面以下长度作为孔底深度(注:钻头长度一般取其2/3计算),再通过吊锤测量(测绳)的方法检测沉渣厚度,测绳测得深度作为沉渣顶面深度,二者之差为沉渣厚度,直到清完沉渣,确保沉渣厚度≦5cm;
(6)钢筋笼的吊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59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承压裂隙水地层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软土地基复合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