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1755.4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9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彭万喜;郑东方;赵勇;毕会涛;杨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125 | 分类号: | A23L33/125;C08B3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伍传松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淀粉 豌豆淀粉 凝胶 制备 单方 板栗淀粉 橡子淀粉 七叶果 涩味 冻融稳定性 外观颜色 制备凝胶 混合物 苦涩味 内含物 质量比 糊化 透明度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及制备方法。该木本复方淀粉包括木本淀粉和豌豆淀粉,其中木本淀粉为板栗淀粉、橡子淀粉和七叶果淀粉的混合,豌豆淀粉为黑豌豆淀粉和白豌豆淀粉按质量比为1:(5~10)的混合物。本发明实施例的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将木本淀粉和豌豆淀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后,解决了单方板栗淀粉、单方橡子淀粉和单方七叶果淀粉所存在的外观颜色差和口感涩味强的问题,将三种木本淀粉与豌豆淀粉混合后,由于淀粉内含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备得到的木本复方淀粉颜色白皙、无苦涩味,糊化后透明度高,冻融稳定性良好,适合用于制备凝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淀粉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淀粉是绿色植物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淀粉颗粒主要发现在种子和块茎作物中,天然淀粉颗粒的形状和大小与淀粉来源有关,天然淀粉的颗粒大小在0.1~200μm。不同来源的淀粉,所含有的基本成分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淀粉颗粒中除含有淀粉分子外,还会含有10~20%的水分,以及一些微量成分,如磷和其它微量无机物,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等。
目前,食用淀粉大多从小麦、玉米、甘薯等富含淀粉的植物根茎或果实中提取得到,尚利用木本资源制得的淀粉较少,大量的木本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木本资源中,板栗又名栗子,它的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十几倍,蛋白质含量在10%左右,糖类物质含量在15%左右,脂肪含量接近5%,淀粉含量高达40%以上,还含有钾、锌、铁等多种矿物质,板栗还具有治疗反胃、吐血、便血、肿毒等功效。然而,新鲜板栗水分含量较高,新陈代谢旺盛,不耐贮存和运输,容易腐败变质,板栗晒干加工中也存在变色影响品质的问题,板栗中所含的淀粉未得到充分利用。橡子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种子的总称,每百克果仁含蛋白质8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50~65克,膳食纤维1.3克,硫胺素0.03微克,维生素C7毫克,钙112毫克,磷64毫克,铁5.8毫克,单宁7~17克,其淀粉含量高达60%,然而,因橡子涩味强,生产橡子粉首先需要脱除大部分单宁以脱除橡子涩味,但单宁又是橡子仁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如何在脱除橡子涩味的同时保证其功能成分不受损是关键。七叶树是无患子木七叶树科的落叶乔木,七叶树种子可食用或药用,虽然其中淀粉含量高,但直接吃味道苦涩,需用碱水煮后方可食用,目前尚无有效利用其中淀粉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上述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木本淀粉80~120份,
豌豆淀粉2~10份。
优选地,所述木本淀粉为板栗淀粉、橡子淀粉和七叶果淀粉的混合。
优选地,所述豌豆淀粉为黑豌豆淀粉和白豌豆淀粉按质量比为1:(5~10)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板栗淀粉、橡子淀粉和七叶果淀粉的质量比为(5~10):(5~10):(20~35)。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板栗淀粉、橡子淀粉和七叶果淀粉的质量比为7:7:28。
上述凝胶用木本复方淀粉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按配比称取所述木本淀粉与豌豆淀粉后混匀。
优选地,步骤包括:
(1)将板栗果仁粉碎后加入水,制得板栗浆料,将所述板栗浆料陈放后用水洗涤、干燥,得到板栗淀粉;
(2)将橡子果仁粉碎后加入水,制得橡子浆料并陈放,将经过陈放的橡子浆料分别用水和稀碱溶液清洗后干燥,得到橡子淀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17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