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座便器高压注浆成型坯体自动粘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3480.8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祥启;赵祥来;王向春;王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吴风江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 座便器圈 内胆 高压成型设备 输送线 成型坯体 高压注浆 座便器 半成品 机器人 搬运 送入 内胆外圈 成型机 注浆 流水线 制作 成型 统一 | ||
一种座便器高压注浆成型坯体自动粘接工艺,座便器圈体成型机完成注浆得到座便器圈体;搬运回输送线上;涂泥机器人进行外圈涂泥;通过内胆高压成型设备制作得到内胆;涂泥后的座便器圈体,送入内胆高压成型设备中,在模内完成内胆与座便器圈体的粘接;半成品送回到输送线上;涂泥机器人进行内胆外圈的涂泥;通过外套高压成型设备制作得到外套;半成品送入外套高压成型设备中粘接,得到成品;产品送回输送线上。本发明提高了粘接效率;能够将座便器圈体、内胆和外套通过流水线的形式完成搬运、涂泥、粘接和成型,整个过程连续稳定,统一实现模内粘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便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便器高压注浆成型坯体自动粘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陶瓷生产企业的成型设备中,座便器的各部分坯体采用人工搬运、涂泥、粘接多工序粘接的作业方式,劳动强度较大,粘接方式陈旧,粘接效率较低,过大的浪费人力、物力及财力,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虽然也有将座便器中个别部件实现自动涂泥粘接的技术出现,但是粘接工序比较单一,只能实现两个部件的粘接,不能实现多个工序的连续性动作,有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座便器高压注浆成型坯体自动粘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座便器高压注浆成型坯体自动粘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座便器圈体成型机完成注浆后,上、下模型分开,完成脱型后,得到座便器圈体;
B、对步骤A中得到的座便器圈体通过可伸缩取坯机构搬运回输送线上;
C、对运回输送线上的座便器圈体通过涂泥机器人进行外圈的涂泥;
D、通过内胆高压成型设备制作得到内胆;
E、通过输送线将涂泥后的座便器圈体,送入内胆高压成型设备中,在模内完成内胆与座便器圈体的粘接;
F、对步骤E中得到的半成品,通过可伸缩取坯机构送回到输送线上;
G、对运回输送线上的半成品通过涂泥机器人进行内胆外圈的涂泥;
H、通过外套高压成型设备制作得到外套;
I、通过输送线将涂泥后的半成品,送入外套高压成型设备中,在模内完成半成品与外套的粘接,得到成品;
J、将步骤I中得到产品,送回输送线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A至步骤J持续时间为129~131s。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胆的模型及放置座便器圈体的托板上均设有四组树脂锥形定位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锥形定位销的角度为55~65°。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至少一个座便器圈体成型机、至少一个内胆高压成型设备、至少一个外套高压成型设备并列排布在输送线的一侧;至少两个涂泥机器人并列排布在输送线的另一侧;所述的座便器圈体成型机、内胆高压成型设备和外套高压成型设备中均配设有一个用于坯体接送的可伸缩取坯机构,可伸缩取坯机构的上工作面与所述输送线上表面平齐。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伸缩取坯机构的伸缩动作由气缸带动托板在轨道上水平移动来实现,可伸缩取坯机构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对坯体的位置的转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代替了人工搬运、涂泥、粘接和成型繁多工序的作业方式,减少了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粘接效率;能够将座便器圈体、内胆和外套通过流水线的形式完成搬运、涂泥、粘接和成型,整个过程连续稳定,统一实现模内粘接,设备操作简便,能够更好的利用设备,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及财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3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