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猪肠道菌群为靶标的发酵豆粕活性度体内外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4957.4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余大军;吴超;周宗宇;兰翠英;邱楚武;任远军;刘黄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宜宾市旺达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C12Q1/10;C12Q1/689;C12Q1/6869;G01N33/48;C12R1/19;C12R1/42;C12R1/07;C12R1/225;C12R1/145;C12R1/01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1124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豆粕 活性度 菌群 动物肠道菌群 动物小肠 猪肠道 绒毛 体内 生物饲料 均匀度 丰度 正向 猪群 粪便 健康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生物饲料活性度评价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以猪肠道菌群为靶标的发酵豆粕活性度体内外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包括:通过检测发酵豆粕对动物肠道菌群正向或者负相调节作用以及动物小肠绒毛的特征来评价发酵豆粕活性度。该评价方法通过动物小肠绒毛健康程度,以及动物肠道菌群丰度和均匀度与粪便中菌群的关系来评价猪群的健康程度和发酵豆粕活性度,更加准确和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饲料活性度评价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猪肠道菌群为靶标的发酵豆粕活性度体内外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得到长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在现有条件下,即使猪群个体间有相同的遗传背景及饲养环境,其生长性能及猪群健康程度仍有明显差异,这给规模化养殖生产在圈舍利用、疾病防治等环节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增加饲养成本,有研究表明,猪群的健康程度与肠道菌群有密切关联。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微生物与动物体及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微生态系统,在肠道微生态系统下,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达成动态平衡,肠道中的有益菌分泌有益成分,维持肠道正常的功能与结构,当有害菌占据主导地位,动物机体便会发病,影响营养成分吸收及动物生长;因此研究猪群肠道菌群及肠道健康程度对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文献“CN106591458A-生物饲料活性度的评价方法”涉及一种生物饲料活性度的评价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以肠道菌群为靶标的一种生物饲料活性度的评价方法,其利用无菌动物通过16S rDNA测序来检测动物肠道菌群正向或负向波动,以评价生物饲料的活性度。该方法可以用于各种生物饲料活性度的评估,通过体内外实验检测测试物对肠道菌群的作用,以菌群的波动变化反映样品的优劣性。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仍然存在评价不够全面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猪肠道菌群为靶标的发酵豆粕活性度体内外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通过动物小肠绒毛健康程度,以及动物肠道菌群丰度和均匀度与粪便中菌群的关系来评价猪群的健康程度和发酵豆粕活性度,更加准确和全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以猪肠道菌群为靶标的发酵豆粕活性度体内外评价方法,包括:通过检测发酵豆粕对动物肠道菌群正向或者负相调节作用以及动物小肠绒毛的特征来评价发酵豆粕活性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动物小肠绒毛的特征包括:动物小肠绒毛的长度,以及动物小肠绒毛的腺窝深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动物小肠绒毛的长度越长以及动物小肠绒毛的腺窝深度越深,发酵豆粕活性度越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动物小肠绒毛的特征的测评步骤包括:(1)猪源菌群小鼠模型的建立:以4周龄无菌小鼠作为试验小鼠饲养于无菌隔离室中,室温21±2℃,湿度40%~70%,按照12h明暗转换,试验小鼠所用垫料及食用食物均经过无菌处理;采集猪场中健康猪群的新鲜粪便制成粪便悬液,取0.3mL的粪便悬液灌胃每只试验小鼠,3d后进行第二次灌胃,灌胃量为0.3mL,一周后采用强制排便的方式,采集试验小鼠的粪便,若粪便中含有菌群即可认为试验小鼠成为猪源菌群小鼠;(2)动物试验:向猪源菌群小鼠喂食基础日粮或添加有发酵豆粕的基础日粮,自由采食饮水,四周后收集猪源菌群小鼠的新鲜粪便,并将猪源菌群小鼠杀死,采取猪源菌群小鼠的小肠段,至于无菌环境中,观察猪源菌群小鼠小肠绒毛的长度和腺窝深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正向调节作用的表现为在动物肠道中有益菌群丰度及均匀度提升,负向调节作用的表现为在动物肠道中致病菌群丰度及均匀度提升。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有益菌群包括双歧杆菌、乳杆菌、芽孢杆菌、梭菌等;致病菌群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宜宾市旺达饲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旺达饲料有限公司;宜宾市旺达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4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