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67926.4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3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观勋;林贵阳;吴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46;B29C33/02;B29C33/10;B29C33/3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黄庆鹊 |
地址: | 361026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环氧 制备 玻璃钢模具 加热 模具 保温层制作 结构加强层 低收缩率 骨架支撑 加热模具 结构制作 局部过热 均匀加热 温控系统 加热层 胶衣层 高热 硅胶 面模 母模 变形 损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母模制作、模具的结构制作、胶衣层的制作、面层层制作、加热层制作、结构加强层制作、保温层制作、骨架支撑制作、温控系统制作、硅胶面模制作;环氧加热模具具备高热变形温度在120℃以上、低收缩率并同时具备均匀加热的要求,解决了局部过热对模具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钢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和终端客户对汽车要求的越来越高,以及复合材料其它高端领域的对玻璃钢强度和形变等方面的高要求,需要解决的这样的高要求至少需要从三个方面解决:第一,低收缩的树脂问题;第二,成型工艺问题;第三,脱模时的固化度问题。
解决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首先需要从模具开始解决,当然最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可能是金属模具,但由于高昂的制造成本,我们目前接触的产品不符合金属模具的批量制造要求,暂不考虑,而鉴于目前企业制作成本上来说,最理想也最切合实际的是环氧加热模具。
环氧加热模具必须具备高热变形温度(120度以上)、低收缩率并具备均匀加热的要求,目前的玻璃钢大部分采用手糊成型,也不具备加热功能,而手糊成型树脂含量高,收缩率过大,所以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在成型工艺上来说需要采用真空灌注成型。但在现有技术有,还未有成熟的环氧加热的玻璃钢模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及其制备方法;在降低加热玻璃钢模具制造成本的前提下,解决目前玻纤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模具加热方式存在的局部过热对模具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上表面贴附硅胶模具,其中,模具本体内设有加热装置,硅胶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凹模及凸模,凹模贴附于模具本体上表面,凸模设置在凹模上方,凹模与凸模间形成真空腔,凸模上设有模具密封边缘截止槽、模具密封槽、真空抽气槽。
进一步,模具密封边缘截止槽:此槽距法兰边缘50mm,槽宽10mm,槽深5mm,槽在玻璃钢模具上;模具密封槽:此槽距法兰边缘100mm,槽宽8mm,槽深10mm,底部增加铜制抽气口,抽气口根据模具大小而定,槽在玻璃钢模具上;真空抽气槽:此槽距离边缘150mm,槽在硅胶上,应具备抽气口,抽气口可以用塑料接头作为模型制作接口。
进一步,一种环氧加热玻璃钢模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1母模制作
1.1-1、利用与玻璃钢制品形状一致的模型制作母模,在模型外沿增加起辅助作用的不小于350mm的法兰边缘,并保证平整;
1.1-2、模型表面打好脱模蜡,如果法兰边缘有接缝,需用手糊玻璃钢不小于2mm厚度,确保接缝不漏;
1.1-3、距离法兰边缘20mm-30mm打磨平整清洗干净,用于后续真空粘贴胶带使用;
1.1-4、模型表面按真空工艺要求铺设厚度不小于8mm环氧玻纤,玻纤铺设到距离法兰边缘50mm-60mm处;
1.1-5、模型表面粘贴真空袋,按袋压真空工艺严格要求制作,满足后续抽真空的需求;
1.1-6、灌注真空体系环氧树脂,真空灌注环氧体系,按产品的要求控制树脂与固化剂的比例,灌注完毕,自然固化后,铺不小于18mm聚酯泡沫,真空工艺成型,待自然固化后在模型外表面焊接与其形状相吻合的金属骨架,并用手糊环氧树脂将金属骨架与模型糊制成一体;
1.1-7、在烤房烘烤80-120度不小于3小时,自然冷却不少于24小时脱模,脱模后制成的中间模边缘切割整齐,切割位置为法兰边留270mm-290mm处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瀚盛游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7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绝缘性轻量化复合材料横担生产用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格栅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