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价3-氯-1,2-丙二醇及其酯短期暴露的巯基尿酸加合物检测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68468.6 申请日: 2019-05-31
公开(公告)号: CN110208406B 公开(公告)日: 2020-11-20
发明(设计)人: 章宇;贾伟;陈信宇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06;G01N30/08;G01N30/60;G01N30/86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005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评价 丙二醇 及其 短期 暴露 巯基 尿酸 加合物 检测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膳食3‑MCPD短期体内暴露的巯基尿酸加合物同步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啮齿类动物尿液/高级哺乳动物尿液进行预处理,作为进样;色设定谱条件进行梯度洗脱;设定质谱条件进行质谱定量检测;采用标准曲线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本发明实现了DHPMA这一巯基尿酸加合物的检测,通过直接检测尿液代谢物就能实现3‑MCPD这一食品加工污染物的内暴露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膳食3-氯-1,2-丙二醇短期体内暴露的巯基尿酸加合物同步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品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氯丙醇是甘油的氯化物,有1个或者2个氯原子与甘油分子的羟基发生亲核取代后形成氯丙醇。氯丙醇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其中包括3-氯-1,2-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e-1,2-diol;3-MCPD)和2-氯-1,3-丙二醇(3-monochloropropane-1,3-diol;2-MCPD)以及双氯取代的1, 3-二氯-2-丙醇(1,3-dichloropropan-2-ol;1,3-DCP)和2,3,-二氯-1-丙醇 (2,3-dichloropropan-1-ol;2,3-DCP)。1978年,氯丙醇被Velisek等人研究酸化水解植物蛋白时所发现。此后,经过不断的努力,氯丙醇这一污染物在食品中有了显著减少,然而,食品中的氯丙醇酯类污染物被大家所忽视,直到Svejkovska(2004)等人报道了此类物质的存在,其含量远远高于游离3-MCPD,并且在随后发现其来源是食用油,包括使用油脂的许多食品中都检测到较高浓度的3-MCPD酯,特别是精炼植物油,都不同程度地含有3-MCPD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3-MCPD列为2B类致癌物(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其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肾脏毒性等。2001年,JECFA再次评价了3-MCPD,肾小管增生的最低可观察作用剂量(lowest observed effect level,LOEL)为1.1mg/kg.bw,提出3-MCPD暂定每日耐受摄入量(provisional maximum tolerable daily intake,PMTDI)为2μg/kg.bw。2006年,布拉格化工学院的学者们通过分析25种零售食用油(包括毛油和精炼油)发现食用油中3-MCPD酯的形成跟油料种子的热炒(或烘烤)及精炼加工过程有关。食品中的氯丙醇酯的来源除食用油外,如酥性饼干、面包、咖啡、咖啡伴侣、麦芽、奶粉、油炸土豆片等食品等都不同程度地检测出了氯丙醇酯。3-MCPD酯可以在人体内代谢形成3-MCPD和脂肪酸,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等摩尔质量的3-MCPD酯和3-MCPD毒性相当,并且3-MCPD酯的种类非常多,对其毒性研究仍在起步阶段,而对于3-MCPD的毒性研究已经较多。Lampen等人认为氯丙醇酯在人体内 100%的代谢成等摩尔质量的氯丙醇,这一假设在EFSA(European FoodSafety Authority)2016 年报告中也得到认可。

目前,食品中3-MCPD的分析主要以色谱分离以及质谱分析技术为检测手段,气相色谱 -质谱(GC-MS)联用技术应用尤其广泛。常用的3-氯-1,2-丙二醇检测方法是先将3-氯-1,2-丙二醇进行衍生,衍生方法有酮类衍生、硼酸类衍生(苯基硼酸、丁基硼酸)、酸酐类衍生、七氟丁酰咪唑(HFBI)等;衍生后再进行GC-MS检测。氯丙醇酯的检测方法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间接法是首先采用酸解(如硫酸)或碱解(甲醇钠甲醇溶液或NaOH甲醇溶液)或酶解(特定的脂肪酶)的方法,将氯丙醇酯中的脂肪酸解离,使氯丙醇酯转变成氯丙醇,然后采用衍生试剂苯硼酸(PBA)或七氟丁酰基咪唑(HFBI)衍生后经GC-MS分析。德国油脂协会(DGF)2011年发布了同步测定油脂中3-MCPD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方法,该方法目前被广泛接受。直接法测定3-MCPD酯,无需对样品进行水解,且无需衍生化,只需要对油脂样品进行简单处理,如均质,溶剂溶解稀释等,然后直接进样,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如 LC-MS,LC-MS/MS,LC-TOF/MS等)分析样品中的待测物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