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拟三维叠后多属性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68571.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谭开俊;乐幸福;吴青鹏;张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叠后多 属性 反演 预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拟三维叠后多属性反演的储层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二维地震测线的分布情况,建立拟三维测网;
利用所述拟三维测网,将二维地震数据融合成三维地震数据;
在所述拟三维测网中,对所述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多属性反演预测储层参数;
根据所述储层参数,确定储层预测结果,并利用所述储层预测结果编制成工业化图件;其中,所述储层预测结果为储层厚度分布;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储层参数,确定储层预测结果进一步包括:
对所述储层参数进行逻辑运算,并利用预设标准生成逻辑运算结果;
从所述拟三维测网中提取所述二维地震测线上的数据,从剖面上与测井资料进行对比,若对比结果为相同,则所述逻辑运算结果正确;若对比结果为不同,则调整预设标准再次生成逻辑运算结果,直到逻辑运算结果正确;
当所述逻辑运算结果正确时,对所述逻辑运算结果进行运算得到相应的数据体,根据所述数据体确定储层厚度分布;
其中,从所述拟三维测网中提取所述二维地震测线上的数据具体包括:判断道头信息,在反演数据体各道道头中适当位置读取测线代号,将代号相同的道保存为同一二维反演数据体,将原横纵坐标及适当位置记录的原二维地震数据的道号一并写入反演数据各道道头对应的位置,将新的反演数据加载到对应的二维地震测线上来显示地震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二维地震测线的分布情况,建立拟三维测网包括:
根据二维地震测线的分布情况,确定拟三维测网的四点坐标、主测线间隔距离及联络测线间隔距离;
根据所述四点坐标、主测线间隔距离及联络测线间隔距离,确定所述拟三维测网中的主测线个数及联络测线个数;
其中,主测线个数的值为最大横坐标与最小横坐标的差除以主测线间隔距再加1;联络测线个数的值为最大纵坐标与最小纵坐标的差除以联络测线间隔距离再加1;为使主测线和联络测线个数为整数,四点坐标中最大和最小的横、纵坐标之差应为主测线间隔距离和联络测线间隔距离的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拟三维测网,将二维地震数据融合成三维地震数据包括:
将所述二维地震数据按照横坐标、纵坐标、主测线号以及联络测线号加载到拟三维测网中,其中,加载到所述拟三维测网的所述二维地震数据相交或者有共同的相交线,且没有闭合差、采样间隔一致,所述二维地震数据在每一道的道头上记录其横纵坐标、道号、超始时间、采样间隔及采样点个数;加载方式为逐线追加不覆盖,即每一条二维地震数据按先后顺序逐个加载到拟三维测网中,形成一个三维地震数据体,加载过程中遇到有数据的点就忽略,没有数据的点就加载,并且在加载过程中,将二维地震数据编号,并将其代号以及二维地震数据每一道的道号记录到拟三维测网中对应道头的位置,以备从拟三维测网中抽取原二维地震测线上的储层预测结果;
其中,主测线号的值为二维地震数据某道横坐标与拟三维测网最小横坐标的差除以主测线间隔距离再加1;联络测线号的值为二维地震数据某道纵坐标与拟三维测网最小纵坐标的差除以联络测线间隔距离再加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685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