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费托合成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脱蜡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0242.X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李景;朱加清;赵效洪;王向辉;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9/85 | 分类号: | B01J29/85;B01J29/22;B01J29/46;B01J29/74;B01J35/10;C10G7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依云;乔雪微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合成 生产 润滑油 基础油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催化脱蜡领域,公开了用于费托合成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脱蜡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包含:以元素计0.1%‑5%的金属活性组分;9%‑90%的改性分子筛;8%‑90%的氧化铝;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为Pt和/或Ni;所述改性分子筛为酸性分子筛经表面钝化‑缩孔处理后的产物,所述酸性分子筛选自ZSM‑5分子筛、ZSM‑22分子筛、ZSM‑48分子筛、SAPO‑11分子筛和丝光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所述催化剂外表面酸性活性位被钝化,同时分子筛的微孔孔口被精细调节,能够显著降低基础油产品的浊点而不降低液体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脱蜡领域,具体涉及用于费托合成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脱蜡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浊点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的低温性能指标。现有的降浊技术主要有两种:(1)添加降浊剂(一般是有机聚合物)或溶剂脱蜡的物理法;(2)催化脱蜡的化学法。前者中的溶剂脱蜡法由于工艺落后污染较大已经逐渐被淘汰,而降浊剂的实际效果则与基础油性质密切相关,对石油基润滑油基础油效果尚可,然而对以带侧链的直链烷烃为主的费托蜡基润滑油基础油相容性和效果均不佳。
CN1352231A中公开了一种催化脱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选用的酸性组分以ZSM系列分子筛为主,效果最好的是硅铝比25-120,特别是40-70的 ZSM-5分子筛,声称将其与粘结剂和助挤剂成型后的载体通过高温焙烧的方法进一步降低酸量,而后引入活性金属(Pt、Pd、Ni、Co、Mo、W)可获得高选择性裂化的催化脱蜡剂。但从结果来看,该剂更适合于生产低凝柴油,针对润滑油基础油脱蜡效果一般,且未提供浊点数据。
CN102085488A中公开了一种以MFI-MCM复合分子筛为酸性组分的降低润基浊点的催化剂。介孔-微孔的梯级分布可以减小较大分子的扩散阻力,尤其有利于带有长直链的环烷烃类的转化,从而降低产品浊点。不难看出,其着眼点仍是传统环烷基、石油基润滑油基础油的降浊,并不适用于费托蜡基润滑油基础油。
CN103087235A公开了通过向润滑油基础油或柴油中添加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的聚合物实现物理降浊,而非化学(催化)降浊。也获得了最多10℃的降浊效果。不足之处在于这种物理降浊剂一方面制备过程复杂繁琐,另外主要用于石油基润基油,由于此类油含有大量的芳香烃和环烷烃结构,所以二者相容性不成问题。而针对组成以长链异构烃为主的费托蜡基润滑油基础油,则存在与添加剂相容性差的问题,很难起到降浊效果。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效果较好的用于费托蜡基润滑油基础油的脱蜡催化剂,这是因为以费托蜡为原料制得的润滑油基础油的主要分子组成为带支链的长链烷烃,而其中引起浊点上升的组分则为支化度较低(带支链数量很少或不带支链)的烷烃,而高支化度链烷烃和低支化度链烷烃分子直径较为接近,如何选择性地脱除后者而保留前者,一直是一个难题。因此,亟需一种用于费托蜡基润滑油基础油脱蜡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降浊效果不理想、用于费托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脱蜡催化剂空白的问题,提供用于费托合成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脱蜡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费托合成蜡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脱蜡的催化剂,以所述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催化剂包含:
以元素计0.1重量%-5重量%的金属活性组分;
9重量%-90重量%的改性分子筛;
8重量%-90重量%的氧化铝;
其中,所述金属活性组分为Pt和/或Ni;所述改性分子筛为酸性分子筛经表面钝化-缩孔处理后的产物,所述改性分子筛的平均孔径为0.3-0.5nm,所述酸性分子筛选自ZSM-5分子筛、ZSM-22分子筛、ZSM-48分子筛、 SAPO-11分子筛和丝光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0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