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1209.9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4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1;G08G1/04;H04N7/18;E01F13/04;E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李小朋;谷波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救援 车辆 调度 路径 规划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人机交互设备(1)、控制柜(2)、升降桩(3)、警示柱(4)、隔离网(5)、服务器和救援车道;
救援车道设置在道路的两侧或中间;
人机交互设备(1)安装在每辆救援车辆的内部,人机交互设备(1)包括有联网模块(1a)、定位模块(1b)和工业电脑(1c),定位模块(1b)和工业电脑(1c)均通过联网模块(1a)和服务器通讯连接;
控制柜(2)间隔分布在救援车道的旁侧,控制柜(2)内部设置有联网模块(2a)和工控机(2b),工控机(2b)通过联网模块(2a)和服务器通讯连接;
升降桩(3)设置在救援车道的路面下方并沿着救援车道等距离间隔分布;
警示柱(4)设置在救援车道与普通车道之间,警示柱(4)设置在升降桩(3)的旁侧并与升降桩(3)一一对应;
警示柱(4)之间的路面设置有竖直向下凹陷的栅栏槽(6),隔离网(5)可升降地安装在每个栅栏槽(6)中;
警示柱(4)内部设置有第一升降机构(4b)和第二升降机构(4c),第一升降机构(4b)和第二升降机构(4c)分布于警示柱(4)的两侧并且竖直设置,第一升降机构(4b)和第二升降机构(4c)的工作部分别与警示柱(4)两侧的隔离网(5)固定连接;
警示柱(4)的顶端安装有警示机构和道路检测机构(4d),道路检测机构(4d)的工作方向朝向救援车道设置;
第一升降机构(4b)、第二升降机构(4c)、警示机构和道路检测机构(4d)均与控制器(4a)电连接,工控机(2b)与每个升降桩(3)通讯连接,工控机(2b)与每个控制器(4a)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警示柱(4)为空心圆筒形状,第一升降机构(4b)包括有滑轨(4b1)、滑块(4b2)、滚珠丝杆螺母(4b3)、滚珠丝杆(4b4)、电机(4b5)和法兰轴承(4b6),滑轨(4b1)设置于警示柱(4)的两侧,滑轨(4b1)沿着竖直方向延伸,滑块(4b2)和滑轨(4b1)滑动配合,滑块(4b2)位于第一升降机构(4b)内部的一端安装有滚珠丝杆螺母(4b3),滚珠丝杆(4b4)与滚珠丝杆螺母(4b3)传动连接,电机(4b5)固定安装在警示柱(4)内部的顶端,滚珠丝杆(4b4)的顶端与电机(4b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滚珠丝杆(4b4)的底端通过法兰轴承(4b6)可旋转地安装在警示柱(4)的底板上,滑块(4b2)与隔离网(5)固定连接,电机(4b5)与控制器(4a)电连接;
第一升降机构(4b)和第二升降机构(4c)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警示机构包括有立体音响(4c1)和警报器(4c2),立体音响(4c1)和警报器(4c2)均固定安装在警示柱(4)的顶端,立体音响(4c1)和警报器(4c2)均与控制器(4a)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道路检测机构(4d)包括有激光雷达(4d1)和摄像头(4d2),激光雷达(4d1)和摄像头(4d2)均固定安装在警示柱(4)的顶端,激光雷达(4d1)和摄像头(4d2)分别朝向两侧的救援道路倾斜设置,激光雷达(4d1)和摄像头(4d2)均与控制器(4a)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承压直杆(7),承压直杆(7)包括有自上而下顺序连接的承重部(7a)和连接部(7b),承重部(7a)和连接部(7b)为一体件,承重部(7a)和连接部(7b)为沿着同一个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状,承重部(7a)的两端分别与一个警示柱(4)的第一升降机构(4b)和与其相邻的另一个警示柱(4)的第二升降机构(4c)的工作端固定连接,连接部(7b)的底端和隔离网(5)的顶端卡接;
承重部(7a)的宽度大于连接部(7b)的宽度,连接部(7b)的宽度等于隔离网(5)的宽度,连接部(7b)与栅栏槽(6)间隙配合,栅栏槽(6)的顶端开设有截面积大于承重部(7a)的直杆槽(6a),非工作状态下承重部(7a)位于直杆槽(6a)内部并与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2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红外宝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下一篇:列队行驶分离与重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