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乘员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1315.7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9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卢静;郑颢;蔡永周;王玉超;欧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0 | 分类号: | B60R21/20;B60R21/231;B60R21/0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乘员 保护 系统 | ||
1.一种车辆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配置为至少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可从被收纳的初始位置伸出,并在车辆的座椅与车辆的扶手箱之间展开至向乘员提供缓冲支撑的保护位置;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设于所述扶手箱内,且所述支撑部件配置为至少在所述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能相对于所述扶手箱从内置位置向上运动到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扶手箱外;
其中,伸出所述扶手箱外的所述支撑部件具有与展开的所述缓冲部件接触并为其提供支撑的第一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侧面安全气囊和设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靠近所述支撑部件一侧的侧面气囊附袋,所述侧面气囊附袋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相连通并能朝所述支撑部件一侧展开,所述第一支撑面与展开的所述侧面安全气囊接触并为其提供支撑,所述支撑部件还具有与展开的所述侧面气囊附袋接触并为其提供支撑的第二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为所述支撑部件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撑面为所述支撑部件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箱包括外箱体和内箱体,所述内箱体至少在所述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能相对于所述外箱体从内置位置向上运动到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箱体外,所述支撑部件由所述内箱体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具有与展开的所述缓冲部件的下部接触并为其提供支撑的第三支撑面,所述第三支撑面为所述外箱体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三支撑面与展开后的所述缓冲部件之间的重叠面积≥9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至少能相对于所述外箱体伸出至对应所述座椅中部的位置,所述缓冲部件至少能展开至对应所述座椅头枕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还配置为在所述缓冲部件展开之前能相对于所述扶手箱运动到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扶手箱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释放机构,所述释放机构设于所述扶手箱内并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且所述释放机构配置为具有在未被触发时能将所述支撑部件保持在所述内置位置的锁止状态以及至少能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被触发的释放状态,所述释放机构在所述释放状态能产生驱动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扶手箱向上运动的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为设有弹性元件的电磁继电器,所述电磁继电器经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支撑部件连接并在被触发时通过所述弹性元件提供驱动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于所述扶手箱向上运动的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滑动插设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壳体内,且所述执行机构的下端部连接于所述弹性元件,上端部与所述支撑部件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部件和控制单元,所述检测部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缓冲部件和所述释放机构。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乘员保护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13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拦索专用钢丝绳油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绝缘安全性好的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