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空异构救援机器人动态搜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4952.X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3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业国;刘义红;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B62D57/02;B60F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陈文龙 |
地址: | 23203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空异构 救援 机器人 动态 搜救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地空异构救援机器人动态搜救方法;首先通过空中航拍摄像机对待救援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航拍,确定好行动路线,其次将确定好的行动路线通过输入到地空救援机器人中,再次确定好地空救援机器人需要携带的设备,并将地空救援机器人施放出去,最后通过空中航拍摄像机对地空救援机器人的工作进行及时追踪,及时在地空救援机器人发现情况实施救援;本发明通过接触球和吸盘,机器人本体行走时,接触球能够发生变形,更好的适应不平整的地形,同时,接触球表面的吸盘能够吸附在废墟上,防止机器人本体在废墟上行走上发生翻转,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和适应不同地形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救援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地空异构救援机器人动态搜救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灾难救援过程中,由于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使得救援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在一些危险性大的灾难中,如随时会引发爆炸的火灾现场;有易燃、易爆或剧毒气体存在的现场;地震后存在易二次倒塌建筑物的现场,施救人员无法探入进行侦察或救援,人们急于探知灾难现场的内部险情,但又难以或无法接近及进入灾难现场。此时,救援机器人的参与可以有效提高救援的效率和减少施救人员的伤亡,这样不但能帮助工作人员进行侦察和救援工作,而且能够代替工作人员执行并完成救援任务,从而在灾难救援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蜘蛛型救援机器人在遇到一些废墟时,特别是现有的混凝土较为坚硬,存在较大的直角边的废墟,造成机器人翻转,影响正常的救援,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空异构救援机器人动态搜救方法,其能够使机器人对废墟进行吸附,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和适应不同地形的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空异构救援机器人动态搜救方法,其主要通过接触球和吸盘,接触球表面的吸盘能够吸附在废墟上,防止机器人本体在废墟上行走上发生翻转,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空异构救援机器人动态搜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空中航拍摄像机对待救援的地形和地貌进行航拍,确定好行动路线;
S2:将S1中确定好的行动路线通过输入到地空救援机器人中;
S3:确定好S2中的地空救援机器人需要携带的设备,并将地空救援机器人施放出去;
S4:再次通过空中航拍摄像机对S3中的地空救援机器人的工作进行及时追踪,及时在地空救援机器人发现情况实施救援;
其中,S2中所述的地空救援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安装在其底部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底部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部设置有接触球,所述接触球表面固连有多个吸盘,吸盘与接触球连通,所述接触球顶部固连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顶部固连有活塞,所述活塞顶部安装有液压杆,用于将接触球推出置物槽;工作时,机器人本体通过支撑腿行走时,当遇到废墟时,液压杆推动支撑管,支撑管推动活塞,活塞推动接触球,将接触球推出支撑腿,机器人本体行走时,接触球能够发生变形,更好的适应不平整的地形,同时,接触球表面的吸盘能够吸附在废墟上,防止机器人本体在废墟上行走上发生翻转,对机器人本体内的精密电路元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和适应不同地形的能力,在行驶在平整地面时,液压杆将接触球带回支撑腿中,防止吸盘吸附地面造成移动速度较慢,保证机器人本体在平整路面上的行驶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4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