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5653.8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达;李源;黄德利;皮军云;季袁飞;姚华;杨党国;朱雷;杨龙;郑权;卯利君;张志选;杨文杰;王刚;靳旭东;侯思钦;曾昭哲;张小锋;张小平;林文强;邢震玮;钟祺;张路伟;徐菲;许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谭辉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支撑梁 下支撑梁 侧模 拆除 主梁 吊挂装置 上行式移动模架 紧固装置 通孔 高空作业 环境影响 同向平行 依次连接 整体拆除 正交设置 紧固 回收率 穿过 | ||
1.一种用于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装置包括上支撑梁、下支撑梁、主梁和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设置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同向平行设置,所述主梁与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正交设置,所述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中间相对应的设置通孔,所述紧固装置穿过所述通孔以此将上支撑梁、主梁和下支撑梁依次连接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梁包括上梁体、通孔垫和平垫,四块所述通孔垫设置在上支撑梁开设的两个通孔处,所述平垫设置在所述上梁体的的上表面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梁包括下梁体、下梁连接孔和下梁吊耳,所述下梁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一端且用于与侧模的铰接连接,所述下梁吊耳设置在所述下梁体的下表面,所述下梁吊耳用于辅助连接所述侧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梁体和下梁体均采用对称设置的两个型号相同的槽钢焊接形成,所述上梁体的长度小于所述下梁体的长度;所述主梁采用两个工字钢沿长度方向通过连接钢板焊接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梁的上表面焊接有主梁吊耳,以便于起吊侧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精轧螺纹钢筋、螺母和垫板,精轧螺纹钢筋穿过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上的通孔,通过螺母和垫板将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紧固连接;所述吊挂装置还包括吊杆、贝雷梁和抄垫基座,用于稳定侧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还包括上定环、下定环、调节器和底垫,上定环插接在下定环上使紧固装置呈环状,上定环与下定环侧壁距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0.8mm;两个紧固装置分别套接在上支撑梁和下支撑梁外,且位于主梁两侧,调节器包括顶块、螺柱和棱柱块,螺柱螺纹连接在上定环顶部,螺柱一端与顶块转动连接,顶块与上支撑梁顶部抵接;螺柱另一端与棱柱块固连,棱柱块为六棱柱;底垫固连在下定环内侧底部,底垫与下支撑梁底部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定环底部厚度为上定环顶部厚度的3-5倍,下定环底部两侧开设有倒角面,底垫底部四周开设有倒角边。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式移动模架侧模拆除的吊挂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吊杆及紧固装置将侧模固定;
步骤二、将移动模架的侧模与主桥梁之间的挑梁拆除,解除侧模与主桥梁间的连接;
步骤三、将侧模与挑梁连接杆件替换为侧模拆除装置吊挂装置,从而将侧模与下支撑梁的下梁连接孔和下梁吊耳铰接连接,再在下支撑梁的下方安置贝雷梁与抄垫基座,用于稳定侧模;
步骤四、利用起吊设备将侧模吊离至梁面下方空地,分解并吊至平板车上,运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大型起吊设备将侧模吊离至梁面下方空地前,需要拆除翼缘位置的吊杆及紧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6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桥梁拉索外截面形状的旋转爬行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桥梁顶升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