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替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5796.9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炜;夏熹微;陈旺;刘自明;张红心;张立超;邓永锋;袁灿;刘科;肖世波;祝元林;刘传志;叶绍其;周春峰;程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2D5/72;E02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周娇娇;刘晓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桩基 固定设置 衬套 桩帽 基础施工技术 施工成本 施工效率 有效解决 作业问题 保护桩 沉桩 容纳 节约 | ||
1.一种替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套筒(1),用于容纳桩基;
替打环(2),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内部,用于保护桩基;
至少一个衬套(3),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1)内部、且位于所述替打环(2)的下方,用于调节所述套筒(1)的内径以与所述桩基的直径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3)由多个沿套筒(1)内侧壁均匀分布的衬套体单元构成;所述衬套体单元包括:连接板(301)以及至少一个导向板(302);所述连接板(301)为弧形板,用于与所述套筒(1)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导向板(302)安装在所述连接板(301)上,用于在打桩时固定桩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体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劲肋(303);所述加劲肋(30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01相连,所述加劲肋(303)的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板(302)相连,用于加固所述连接板(301)与所述导向板(302)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垫板(4);所述垫板(4)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1)与所述衬套(3)之间,且与所述套筒(1)内壁、所述衬套(3)分别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由左、右相同的两部分拼接而成,且每一部分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盖板(101)、侧板(102)和底板(103);所述盖板(101)为半圆板状、且中间开有半圆形通槽;所述侧板(102)为半圆筒状,且所述侧板(102)的外径与所述盖板的外径相同;所述底板(103)为上细下粗的半圆筒状,且所述底板(103)的上部外径与所述侧板(102)的外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端部法兰(5);所述端部法兰(5)设置在所述盖板(101)内侧,用于与桩帽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包括:
多个第一筋板(104),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101)与所述侧板(102)的连接处,且所述多个第一筋板(104)沿套筒内侧壁的同一水平圆周上均匀分布;和/或,
多个第二筋板(105),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102)与所述底板(103)的连接处,且所述多个第二筋板(105)沿套筒外侧壁的同一水平圆周上均匀分布;和/或,
多个第三筋板(106),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1)左右两部分的拼接处,且所述多个第三筋板(106)沿所述拼接处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一吊耳(6),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101)与所述侧板(102)的连接处,且所述多个第一吊耳(6)沿所述套筒外侧壁的同一水平圆周上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二吊耳(7),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吊耳(6)的下方,且所述多个第二吊耳(7)沿所述套筒外侧壁的同一水平圆周上均匀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多个第三吊耳(8),固定设置在所述替打环(2)上部,且沿所述替打环上部的同一水平圆周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57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海底内形成嵌岩桩基础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型空间异面支架整体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