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6557.5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0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学真;李猛;徐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福莱斯伯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41/02;B21D39/00;B21D15/06;B21D7/024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管 传感回路 排放压力 自动生产 搬运机械手 弯管机构 墩头机 螺栓穿 上料机 管料 生产工艺 连续自动化生产 加工工序 加工效率 压力传感 成品率 工作台 整合 生产成本 配合 | ||
1.一种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搬运机械手、管料上料机、墩头机、螺栓穿管机及弯管机构;
所述搬运机械手设置在工作台中心,用于转移各工位的工件;
所述管料上料机设置在工作台一侧,用于自动上料;
所述墩头机包括第一墩头机构及第二墩头机构,所述第一墩头机构与管料上料机连接,用于对管料一端墩头,所述第二墩头机构设置在第一墩头机构一侧,用于对管料另一端墩头;
所述螺栓穿管机设置在第一墩头机构和第二墩头机构之间,用于对管料穿螺栓;
所述弯管机构设置在第二墩头机构一侧,用于对管料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料上料机、第一墩头机构、螺栓穿管机、第二墩头机构及弯管机构沿搬运机械手周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构一侧设置有成品输出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墩头机构包括上夹模、下夹模及冲头,所述上夹模、下夹模一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成型滑块,所述两成型滑块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夹紧管料的夹紧槽,成型滑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用于管料变形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夹紧槽的直径,所述冲头对应设置在位于成型滑块外端的成型槽一侧,并可插入成型滑块外端的成型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墩头机构包括上夹模、下夹模及冲头,所述上夹模、下夹模一端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成型滑块,所述两成型滑块上分别开设有用于夹紧管料的夹紧槽,成型滑块的外端分别开设有用于管料变形的成型槽,所述成型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夹紧槽的直径,所述冲头对应设置在成型槽一侧,并可插入成型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机构包括定位块及折弯头,所述折弯头对应设置在定位块一侧并可旋转。
7.一种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工艺,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国六排放压力传感回路金属管自动生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管料放入管料上料机内,管料上料机自动上料,并将管料送入第一墩头机构;
二、第一墩头机构对管料的一端进行墩头,产生两个直径大于管料的限位环;
三、搬运机械手将一次墩头后的管料送入螺栓穿管机,螺栓穿管机将螺栓套在管料上;
四、搬运机械手将套上螺栓的管料送入第二墩头机构,第二墩头机构对管料的另一端进行墩头,产生直径大于管料的挡环;
五、搬运机械手将二次墩头后的管料送入弯管机构进行多次弯管;
六、弯管成型后的成品由成品输出传送带输出收集,完成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福莱斯伯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福莱斯伯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65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盖帽的不间断冲压工艺
- 下一篇:射频连接器级进模冷挤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