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477094.4 申请日: 2019-06-03
公开(公告)号: CN110150026A 公开(公告)日: 2019-08-23
发明(设计)人: 杨念龙;王波;刘德宾;徐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织金毫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8/40;A01G18/20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薛红凡
地址: 552100 贵州省毕节市织***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竹荪 基质 工厂化栽培 栽培基质 菌种 菌丝 食用菌栽培技术 栽培 出菇管理 大田覆土 大田管理 大田栽培 发菌阶段 接种方式 落叶树种 栽培过程 碎木材 栽培棚 虫害 出菇 阔叶 墙式 切块 切片 杀毒 成功率 消毒 木材 转入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温带阔叶落叶树种的木材切片或切块,得到的碎木材杀毒;将消毒后的红托竹荪菌种和栽培基质按照一层基质一层菌种的接种方式形成3层基质2层菌种的基质堆;将所述基质堆经堆墙式堆码后,培养至菌丝全部长满栽培基质,将长满菌丝的栽培基质转入栽培棚进行大田覆土出菇管理。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极大减少红托竹荪栽培过程中基质发菌阶段虫害严重导致大田栽培出现缺窝断行甚至不出菇的问题,降低大田管理难度,提高栽培成功率和竹荪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 法。

背景技术

红托竹荪(Dictyophrarubrovolvata),原产于黔西北乌蒙山区,大型真 菌,是食用竹荪的一个种,属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又名竹笙、竹参, 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有雪白色圆柱状的菌柄(中空、海绵状), 白色网状菌裙(海绵状),土灰色的菌帽(有皱褶,附着大量孢子的菌盖), 粉红色(无光条件下为白色,弱光条件下有粉红色鳞片状细小裂片,微光下 为粉红色,强光下紫红色至咖啡色)粗糙的蛋形菌托,洁白的网状裙从菌柄 顶部菌盖下向下伸开,完全伸开后的菌裙长度不超过菌柄长度的3/4,吸湿 能力强,黑色孢子吸湿后稀释流淌地上。气味清香,能引诱附近昆虫为其传 播孢子,被称为“真菌皇后”。

红托竹荪适宜产地环境为:高原山区,土壤多为微酸性黄壤、黑壤,pH 值在5.5~6.5之间;最适海拔1200-1500米,人工栽培可至海拔900-1800米;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14℃,最适宜温度范围18℃-28℃,无霜 期280-320天,年均日照时数在1000-1300小时,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年 均降雨量1200-1600毫米。其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降水量丰沛、雨热同期,多云寡日照、光照不足、阴 雨天多、空气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宜食用菌生长发育和人工栽培。

织金县1986年首先人工驯化栽培红托竹荪成功,于2010年获得“国家 地理标志产品”,是红托竹荪的主产区、产品集散地、菌种主要供应地。红 托竹荪作为我省最具本土特色和优势的食用菌品种,其产业优势日益显现, 种植区域已从原来的主产区织金县扩展至周边县区及省内兴义、六盘水、安 顺、遵义、凯里等市州,以及相邻云南省昭通、曲靖、红河州部分县区、重 庆市部分县区。目前省内红托竹荪年种植面积约1.5万亩(主产区织金县、兴仁市、安龙县),年产干竹荪约1500吨,产值约10亿元以上;年产销菌 种约2000万袋(棒),产值约1.1亿元;产业从业人数约5万人。产品30% 销往国内大中城市,70%左右出口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各国。由于 长期以来缺乏统一、规范的种植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导致 产品对欧美、日本等发达市场的出口基本为零。而近年来红托竹荪产品市场 需求急剧扩大,价格快速上涨,每年国内外市场需求红托竹荪干品可达 3000-5000吨以上,鲜品可达1万吨以上,市场缺口很大。

随着红托竹荪种植发展速度很快,红托竹荪的栽培方法普遍采用基质和 菌种在大棚内直接种植。在整个发菌过程中,如果土壤消毒处理不彻底,周 围环境虫害严重,多种害虫(昆虫、螨虫、线虫等)就会聚集啃食菌丝。由 于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缓慢,如果虫口密度大,啃食速度大于菌丝生长速度, 菌种就会萎缩直至消亡,大田出现缺窝断行甚至成片不出菇现象,严重影响 红托竹荪产量,导致平均产量在50kg/亩(干品)以下,而红托竹荪的标准 产量在100kg/亩左右,这种栽培模式导致很多种植户种植一次红托竹荪后就 不再涉足红托竹荪种植,大大降低了红托竹荪种植规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减少 红托竹荪栽培过程中基质发菌阶段虫害严重导致大田栽培出现缺窝断行甚 至不出菇的问题,降低大田管理从而提高栽培成功率和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托竹荪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织金毫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织金毫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