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型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77972.2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8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强;陈国遂;李飞;林晨;熊武;张承峰;于海娟;吴红伟;关岭松;周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9/08 | 分类号: | B21D19/08;B21D3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超级 管道 厚壁管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方法,先用预成型模具预成型预管嘴,再用终成型模具成型超级管道厚壁管嘴。预成型模具由配套使用的预成型冲头、预成型凹模构成;终成型模具由配套使用的终成型冲头、终成型凹模构成。预成型冲头上表面面积小于超级管道管嘴预制孔面积,预成型凹模内孔上方有预挡料圈,预挡料圈内径比预成型冲头顶端直径大,下平面为斜面。终成型凹模内孔上方有终挡料圈,终挡料圈下平面为平面。本发明采用两步成型方法成型。对不同规格的管嘴,只需要更换冲头和凹模。采用本发明能保证管嘴壁厚≥25mm的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内、外壁无高度差,外形尺寸精确,大大提高了厚壁管嘴的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步成型管嘴壁厚≥25mm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方法。
背景技术
CPR1000主蒸汽超级管道材料的牌号是P280GH,为碳锰钢,材料在热挤压成型时变形抗力相对较小,管嘴最大外径为φ246mm,壁厚为23.5mm,管嘴壁厚相对较薄,成型较为容易,可采用一次成型的方法成型。
CAP1400主蒸汽超级管道材料选用SA336 F22 CL3为合金钢,该合金钢在热挤压成型时变形抗力大,管嘴的最大外径φ323.8mm,管嘴加上锻件余量后壁厚达到33mm,管嘴壁厚较厚,成型十分困难,一次成型的方法难以成型。
华龙一号主蒸汽超级管道材料与CPR1000相同,为P280GH碳锰钢,华龙一号主蒸汽超级管管嘴外径260mm,管嘴加上锻件余量后壁厚达到39mm,管嘴壁厚较厚,成型十分困难,一次成型的方法难以成型。
对于壁厚超过25mm的厚壁管嘴,若采用一次成型,在挤压成型过程中,管嘴内壁与冲头直接接触,当冲头向上运动时,内壁与冲头的摩擦力使得靠近管嘴内壁的金属有着较大的,向上流动的趋势,而外壁与凹模的摩擦力使得靠近管嘴外壁的金属向上流动的趋势减弱,从而造成成型后的管嘴内、外壁形成高度差,进而导致管嘴上部分外径余量不满足加工的要求。壁厚越厚的管嘴,这种情况就愈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成型壁厚≥25mm的厚壁管嘴,且成型后,管嘴内、外壁无高度差的成型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方法。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如下:成型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方法,采用预成型、终成型两步,具体如下:
第一步,将超级管道的预制孔充分加热,将预成型冲头放置于加热充分的预制孔正下方,预成型凹模安装于预制孔正上方,预成型冲头中心、超级管道预制孔中心和预成型凹模中心必须在一条直线上;超级管道弧面与预成型凹模内孔周围的弧面紧密相贴;
活塞杆推动预成型冲头上行,热挤压超级管道,成型预管嘴,预挡料圈限制预成型管嘴的高度,预成型管嘴比最终成型管嘴矮10-20mm;预成型冲头主体的圆台形成型预管嘴的外壁,预挡料圈的下斜面成型预管嘴的顶面斜面;
所述圆台形为锥度60°-75°的圆台形;
第二步,将超级管道的预管嘴充分加热,将终成型冲头置于充分加热的预管嘴正下方,终成型凹模安装在预管嘴的正上方,终成型冲头中心、预管嘴中心和终成型凹模中心必须在一条直线上;超级管道弧面与终成型凹模内孔周围的弧面紧密相贴;
活塞杆推动终成型冲头上行,终成型冲头的圆柱形在上行过程中,使预管嘴的金属呈一定角度向外翻,超级管道管嘴在终成型凹模中成型,终挡料圈的下平面成型超级管道管嘴顶平面。
本发明采用两步成型方法成型。对不同规格的管嘴,只需要更换冲头和凹模即可。采用本发明能保证管嘴壁厚≥25mm的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内、外壁无高度差,外形尺寸精确,大大提高了超级管道厚壁管嘴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预成型模具热挤压前装配图,
图2为预成型模具成型预管嘴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7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边工具、折边组件及折边方法
- 下一篇:水平微调间距的翻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