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飞机整机线缆自动化检测分布式布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79568.9 | 申请日: | 2019-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萍;杨锋;韩冰;宋大虎;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电缆 分布式布局 连接方式 大飞机 线缆 整机 自动化 分布式测试 测试 测试效率 飞机区域 线缆连接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飞机整机线缆自动化检测分布式布局方法,将飞机区域分为三类并使用三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与待测线缆连接后测试,解决了目前仅使用分布式测试箱+工艺转接电缆一种连接方式带来的部分工艺转接电缆较长、工艺转接电缆较集中使测试准备过程较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一种大飞机整机线缆自动化检测分布式布局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飞机特设系统命脉的线束的导通、绝缘等线束检测工艺,仍然延续着使用三用表、兆欧表等传统的手工检测方式,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可靠性差,容易造成错检和漏检的现象,是制约飞机生产周期的主要“瓶颈”,严重影响了飞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因此,先进整机自动化检测技术的引用势在必行,整机自动化检测技术应用于总装线缆的检测,可提高飞机产品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但目前一些飞机制造厂商仅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未与被测飞机的特点相结合,使得先进的技术设备发挥不了作用和优势。
现有的线缆自动化检测方法是将待测线缆通过工艺转接电缆连接到分布式测试箱上,然后再通过控制总线与主控单元相连进行检测,大飞机机上待测线缆测试点数在3万点左右,且飞机尺寸大、待测线缆多、分布广。使用现有的自动化检测方法进行导通、绝缘检测则需3万根工艺转接电缆将待测线缆通过分布式测试箱与主控单元连接,存在以下弊端:
1、对于空间较狭小,测试点数较多且较集中,且待测线缆端头连接器多为带托架的矩形连接器(机载LRU)的情况,使用现有的工艺转接电缆与分布式测试箱结合的方法进行自动化检测,易导致工艺转接电缆较粗大,且线缆束较多,在狭小空间里连接大量的工艺转接电缆花费时间较长且不易整理,特别是待测线缆端头是矩形连接器易出现对接后连接器松动的情况,严重影响测试效率和测试质量。
2、对于待测线缆一端在机翼、尾翼等面积较广的区域,待测线缆端头连接器较小、分布较分散的情况,使用现有的工艺转接电缆与分布式测试箱结合的方法进行自动化检测,易导致工艺转接电缆较长,使用时相互绞扭、不易整理,影响测试效率。
3、3万根工艺转接电缆的存取、正确对接,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和工作量,严重影响了测试效率,且工艺转接电缆绞扭现象使生产现场较凌乱,影响自动化测试的整体感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自动化检测方法的不足和提升飞机总装配自动化、集成化水平的迫切需求,为了解决大飞机整机线缆自动化检测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不能与被测飞机特点结合、不能充分发挥优势的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飞机总装配的一套适用于大飞机特点的分布式布局的测试方法,使用该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测试准备时间,提高测试效率及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大飞机整机线缆自动化检测方法,包括待测线缆和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分布式测试箱、工艺转接电缆、工艺LRU、终端模块、控制总线,分布式测试方法将飞机线缆被测区域根据待测线缆的端头测试点数、分布和端头形式划分为密集排布区、分散排布区和其他排布区,不同区域内的待测线缆通过分布式测试箱+工艺转接电缆、终端模块、工艺LRU或其组合方式进行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控制总线与主控单元进行连接。
当被测区域空间面积不超过全机的1/10,且该区域内待测线缆端头测试点数超过全机的1/4,被测区域为密集排布区。在密集排布区内待测线缆通过分布式测试箱+工艺转接电缆连接,该区域内线缆端头为机载LRU的待测线缆,通过工艺LRU连接。
当被测区域空间面积超过全机的1/5,且该区域待测线缆端头测试点数不超过全机的1/15,该区域为分散排布区,且该区域内机载设备较分散、待测线缆端头连接器较小。分散排布区内待测线缆端头采用终端模块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79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