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片弹簧质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0750.6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7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宁立峥;范久平;雷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24;G01B5/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黄冈***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机构 水平位置调节机构 旋转机构 承载台 输送线 支架 质量检测装置 数显千分表 工控电脑 膜片弹簧 千分表 测量过程 人工参与 竖直向上 竖直向下 电连接 输出轴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片弹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水平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旋转机构、输送线、承载台、数显千分表和工控电脑,水平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升降机构竖直向下设置在水平位置调节机构上,数显千分表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上;第二升降机构竖直向上设置在数显千分表的下方,且第二升降机构与支架相连接,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上,承载台设置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承载台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输送线,水平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旋转机构、输送线和数显千分表均与工控电脑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整个测量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人工参与,有效提升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弹簧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一种重要部件,膜片弹簧是碟形弹簧的一种,膜片弹簧是一个用薄弹簧钢板制成的带有一定锥度,中心部分开有许多径向槽的圆锥形弹簧片。现有技术在测量膜片弹簧锥面倾斜角度及平面度时,多采用人工方式测量,人工测量不仅效率低,而且误差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膜片弹簧质量检测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膜片弹簧质量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水平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旋转机构、输送线、承载台、数显千分表和工控电脑,水平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第一升降机构竖直向下设置在水平位置调节机构上,数显千分表设置在第一升降机构上;第二升降机构竖直向上设置在数显千分表的下方,且第二升降机构与支架相连接,旋转机构设置在第二升降机构上,承载台设置在旋转机构的输出轴上,承载台上设有与待测膜片弹簧的凹面相吻合的锥形凸面,承载台的两侧各布置有一个输送线,两个输送线之间的间距小于待测膜片弹簧的直径,水平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旋转机构、输送线和数显千分表均与工控电脑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时,将膜片弹簧质量检测装置与生产线相连,以及让承载台下降到两个输送线的输送面以下,生产线上的待测膜片弹簧流入到两个输送线上,然后由输送线将待测膜片弹簧送至承载台的上方,并与承载台上下对齐,再由工控电脑控制两个输送线停机,以及控制第二升降机构启动,使得旋转机构和承载台在第二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上升,直至待测膜片弹簧被承载台托起,工控电脑控制第二升降机构暂停,并控制水平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升降机构启动,使数显千分表的探针运动至与待测膜片弹簧的锥面相接触,最后根据实际需求由工控电脑控制旋转机构启动,待测膜片弹簧将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可以对待测膜片弹簧同一直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这样可以测得锥面平面度,或者根据实际需求由工控电脑控制水平位置调节机构和第一升降机构调整数显千分表的探针与待测膜片弹簧同一断面不同高度处的锥面相接触,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可以测得锥面倾斜角,检测完一个待测膜片弹簧后,由工控电脑控制水平位置调节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回位,再对另一个待测膜片弹簧进行检测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整个测量过程中可以不需要人工参与,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另外,有利于生产自动化。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监测待测膜片弹簧是否与承载台上下对齐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工控电脑电连接。
进一步,感应装置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分别设置在两个输送线上,光接收器与工控电脑电连接,在待测膜片弹簧通过两个输送线输送至与承载台上下对齐时,光发射器发射至光接收器的光线线路被阻断。
采用上述进两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的确保待测膜片弹簧被准确的输送至指定位置,从而利于后续检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