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带肋叠合板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0953.5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明;孙则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23 | 分类号: | E04B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24306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中空 肋叠合板 固定板 浇筑 骨架中空腔 框架上表面 框架中空腔 结构稳定 使用寿命 抗断裂 内固定 填充区 支撑架 贴合 通孔 填充 平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带肋叠合板,包括带有矩形中空腔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表面浇筑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框架贴合侧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框架中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矩形中空腔的骨架,所述骨架中空腔由填充区进行填充,骨架与框架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架,所述骨架外侧与框架之间设置有浇筑区;本发明具有结构稳定、强度大,具有抗断裂以及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PK预应力带肋叠合板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现有市场上的叠合楼板强度低、重量高、使用年限短、板的上下表面不平整无法进行饰面装修,因此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预应力带肋叠合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应力带肋叠合板,包括带有矩形中空腔的框架,所述框架上表面浇筑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框架贴合侧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框架中空腔内固定连接有矩形中空腔的骨架,所述骨架中空腔由填充区进行填充,所述骨架与框架之间固定有多个支撑架,所述骨架外侧与框架之间设置有浇筑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区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废渣层、基层和沥青混合层。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为硬石板,所述废渣层与基层通过混凝土粘合剂连接,所述沥青混合层为石油沥青与马蹄石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沥青混合层、基层以及废渣层厚度的比例为1:2:1。
进一步的,浇筑区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混凝土层和砂石层,所述凝土层与砂石层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外形尺寸与框架配合侧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有贯穿孔,所述框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钢筋,钢筋穿过挡板上的贯穿孔延伸至框架的外侧面处。
一种预应力带肋叠合板的安装方法如下:
S1:根据施工图纸,检查叠合板构件类型,确定安装位置,并对叠合板吊装顺序进行编号;
S2:按照施工方案放独立支架位置线,在下一层楼板位置弹出叠合板位置线,抄平放线,在剪力墙面上弹出2-3m长的线,墙顶弹出叠合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区别标志;
S3:根据房间的开间尺寸按照强度计算独立支撑架的位置后依次搭设独立支撑,制作可调节钢制预制工具式支架作为叠合板底部独立支架,相邻独立支架的中心间距控制在1600-1700mm,调整独立支架的支撑高度使其与侧墙预留标高相同;结构层施工时按前述要求设置双层独立支架,待一层叠合板结构施工完成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60-69%时,拆除下一层的独立支架;
S4:根据楼板高线,在独立支撑架上架设铝合金梁,复核独立支撑架的标高使得铝合金梁上表面的高度达到图纸要求,完成叠合板底支撑的搭设;
S5:采用钢扁担对预应力带肋叠合板进行多吊钩吊装;
S6:起吊至离地面20-45cm的高度,改变吊钩位置或数量使叠合板的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度差小于5cm,将叠合板吊至作业层;
S7:叠合板要从上垂直缓慢落下,在距作业层30-40cm的高度处悬停,手扶叠合板实现方向的调整,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后停稳缓慢下落完成放置;
S8:在叠合板挡板外表面处粘接小木块,撬棍作用在小木块上调整叠合板的位置,控制安装误差小于等于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9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