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及其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0984.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6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雷仕泽;姚远;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1 | 分类号: | B60L50/61;B60W20/15;B60W10/06;B60W10/08;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理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4 | 代理人: | 李高峰;孟湘明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高速 插秧机 及其 驱动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及其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高速插秧机包括一车辆主体、一驱动系统、一作业系统、以及一行走系统。所述作业系统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作业系统插秧作业,其中所述发电机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发动机,所述发电机转化所述发动机的动能为电能,其中所述电动设备被电气连接于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设备驱动所述行走系统运动,其中所述作业系统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系统的所述发动机,藉由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作业系统工作,其中所述行走系统被设置于所述车辆主体和被可传动地连接于所述驱动系统的所述电动设备,所述电动设备驱动所述行走系统的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农机设备,尤其涉及一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及其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自出现以来,其工作动力来源于内燃机产生的动力,内燃机将动能传输给车轮和作业系统,以便驱动车轮和作业系统的工作。插秧机按照插秧速度可分为普通插秧机和高速插秧机。
高速插秧机包括以燃油作为动力的插秧机,以电动机作为动力的电动插秧机、以及混合动能的插秧机。以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所述插秧机是最原始的插秧机类型,一般情况下,这种现有技术的插秧机通过燃油发动机同时带动插秧的作业系统和车辆的行走系统同时工作。但是,所述插秧机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分配不均,能量的浪费严重,并且这种原始燃油发动力的燃油效率低。换言之,这种燃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插秧机不能够按照能量的实际需求为行走系统和插秧作业系统分配能量。另一方面燃油效率低下,所述插秧机的能量利用率低,污染严重。
现有技术的纯电动的高速插秧机的电能储存量小,持续工作时间短。因此,为了增加续航时间,只能够增大电池的电能储存量,这必然会增大电池的体积和重量。这样也就导致高速插秧机的体积和重量较大,所述插秧机在插秧作业中由于车辆的碾压对农田的破坏较大。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电动高速插秧机插秧作业时所需要的插秧设备需要的功率输出要大于车辆的行走系统,而现有技术的电动机难以提供充足的动力。也就是说,在插秧作业时,电动机难以提供插秧设备充足的动能。
插秧机在插秧作业时和非作业状态行走时,插秧机的作业部分和行走部分对于功率输出需求不同。在现有技术中,以发动机作为动力源的插秧机通常是由一个发动机驱动车轮的转动和驱动插秧作业机构的作业。也就是说,这种现有技术的插秧机无法根据实际作业需求分配发动机的动能,这无疑会导致插秧机在加速行驶时动能的损耗和插秧作业的不规则性。
现有技术的高速插秧机的能量转化效率低,主要原因是内燃机产生的动能在传输至车轮和插秧机构的过程中,经过各种机械结构的能量损耗,使得能量不能合理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优势在于提供一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及其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的所述驱动系统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并由转化得到的电能驱动所述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的行驶,有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及其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一发动机和一发电机,其中所述发动机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所述发动机的部分动能通过所述发电机转化为电能,以供所述发电机驱动所述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的一行走系统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混合动力高速插秧机及其驱动系统和驱动方法,其中所述驱动系统的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发电机将所述发动机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和驱动所述行走系统运动,以便于减少所述高速插秧机的机械传动结构,有利于所述高速插秧机的轻量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丰疆智能科技研究院(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