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0995.9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2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华;王强;孙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08 | 分类号: | G05B19/408;B23K26/21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李泉宏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厚 激光拼焊 拉延模 数据处理 拼接缝 模具加工技术 加工 面加工数据 边界移动 分析软件 合模间隙 几何数据 结构安装 数据结合 面数据 实体型 线移动 板料 避让 收料 拼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方法,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针对目前缺少一种针对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拼接缝边界收料线移动大小的获取方法,本发明首先根据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几何数据中的料厚指示,确定初始板料拼接形式、理论合模间隙和不等料厚基准侧;使用分析软件确定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拼接缝边界移动方向和范围,再在Catia软件中设计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相对避让关系;最后将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型面加工数据与结构安装数据结合,若形成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实体型面数据,即完成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所有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的拉延模具。
背景技术
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的拉延模具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出现不等料厚区上下模合模时干涉或有成型缺陷等系列问题,需要多次修改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型面分界,之后重新编程加工模具。造成模具的频繁修改和调试,大量占用设备资源,浪费人工成本,延长了制造周期。模具加工数据处理方法能够为编程和数控加工提供精确数据,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但是由于实际生产中不等料厚区上下模合模时存在料厚不等,拼接缝边界收料线移动的计算结果直接影响了加工后实际模具拼接缝边界的精准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缺少一种针对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料厚区拼接缝边界收料线移动大小的获取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的不等料厚区加工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一、根据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几何数据中的料厚指示,确定初始板料拼接形式、理论合模间隙和不等料厚基准侧;
步骤二、确定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拼接缝边界移动方向和范围:
首先,使用Autoform分析软件对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工序冲压工艺成型性进行CAE模拟分析。
然后,根据Autoform分析软件的评判标准和成型性控制指标评价CAE模拟分析结果,通过调整拉延筋系数和工艺补充余肉造型,对CAE模拟结果进行多次优化,使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成型后不起皱、不开裂、外表面产品特征线的滑移不能超出圆角切线2mm、冲击痕不能进入产品外表面的可见区域,并且回弹补偿后搭接面的尺寸偏差不超过产品公差的150%,即为得到最优的CAE模拟分析结果,从最优的CAE模拟分析结果中得到激光拼焊不等料厚板料成型后的最终收料线;
最后,将分析结果导入Catia软件中与冲压工艺给定的激光拼焊不等料厚初始板料进行对比,得到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拼接缝边界移动方向和范围;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获得的拼接缝边界移动方向和范围,在Catia软件中设计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各部件相对避让关系;
拉延模分为单动拉延模和双动拉延模两种结构形式。单动拉延模的下模部件包括拉延凸模部件和压料圈部件,单动拉延模的上模部件包括拉延凹模部件;双动拉延模的下模部件包括拉延凹模部件,双动拉延模的上模部件包括拉延凸模部件和压料圈部件。
本发明所述激光拼焊不等料厚产品拉延模为单动拉延模,即:下模部件为拉延凸模部件和压料圈部件,上模部件包括拉延凹模部件。
根据冲压工艺设计给定的拉延模结构形式和拉延凸模轮廓线,确定拉延凸模部件与压料圈部件之间的分界,即拉延模凸模轮廓线将拉延模具分解为拉延凸模和压料圈,拉延模下模凸模轮廓线以里的部分属于凸模部件,拉延模下模凸模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属于压料圈部件,拉延模的上模部件包括一个部件,即:拉延凹模部件,拉延凹模部件型面分两个区域,即:凸模轮廓线以里区域型面和凸模轮廓线以外区域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0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紧急停止系统
- 下一篇:车铣加工空间螺旋次摆线运动轨迹及瞬时切削力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