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2556.1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9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掌心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V40/16;G06V10/26;G06T17/00;G06T15/6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庐山路26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用户 习惯 数据 影像 修正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及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提交的待修正影像,提取影像中的面部特征;对提取的面部特征进行区域分割,所述区域分割至少将面部特征分割为四个特征区域;根据特征区域对影像进行人脸匹配,获取面部影像与当前四个特征区域最匹配的用户;提取该用户的预存影像修正参数,所述影像修正参数包括:特征区域调整数据;所述特征区域调整参数包括用户上传参数;分别对特征区域进行三维建模生成建模影像;根据特征区域调整数据对建模影像的特征区域进行数据修正;整合数据修正后的特征区域,并根据待修正影像的姿态调整建模影像的姿态,并截取二维影像生成修正影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修正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人们对图片的修正越来越不满足于简单的滤镜,如颜色变换滤镜等,人们开始追求更加鲜活,有风格的高级滤镜以及更加具有个人风格的图片修正。
现有的图像修正算法可参考对照的图像的风格,对待修正的图像进行对应风格的修正。但是不能够根据用户的修正习惯进行修正,通过参考图像不能够实现用户对待修正图像的手动修正效果。以及,现有技术不能够根据用户的历史修正影像,获取可参考的内容,并据此对待修正影像进行修正。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针对背景技术中涉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用户习惯及大数据的影像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提交的待修正影像,提取影像中的面部特征;
对提取的面部特征进行区域分割,所述区域分割至少将面部特征分割为四个特征区域;
根据特征区域对影像进行人脸匹配,获取面部影像与当前四个特征区域最匹配的用户;
提取该用户的预存影像修正参数,所述影像修正参数包括:特征区域调整数据;所述特征区域调整参数包括用户上传参数;
分别对特征区域进行三维建模生成建模影像;根据特征区域调整数据对建模影像的特征区域进行数据修正;
整合数据修正后的特征区域,并根据待修正影像的姿态调整建模影像的姿态,并截取二维影像生成修正影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影像修正参数还包括:风格参数,所述风格参数包括对影像风格的限定;
获取用户预设时间内的修正影像,并获取调色数据;
将调色数据根据调色种类进行分类,获取调色种类的参数使用率,将获取使用率
最高的调色种类并将其存储为风格参数;
对修正影像根据风格参数进行修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影像修正参数包括:光线参数,所述光线参数包括对影像光线的限定;
获取用户预设时间内的修正影像,并获取面部光线数据;
获取面部光线数据中用户使用率最高的面部光线数据,将其存储为光线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光线参数,调取修正后的建模影像;
根据建模影像提供光线参数的模拟;
根据待修正影像的姿态调整建模影像的姿态,并截取二维影像生成修正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掌心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掌心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25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