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发酵餐厨垃圾制备有机液体肥料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9137.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朱廷恒;汪琨;王渭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20;C05F9/04;C12R1/25;C12R1/7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及其 发酵 垃圾 制备 有机 液体 肥料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发酵餐厨垃圾制备有机液体肥料的应用,所述复合菌剂由如下体积配比的菌悬液组成:解脂耶氏酵母菌20~30份、葡萄牙棒孢酵母菌10~20份、产朊假丝酵母菌15~25份,植物乳杆菌35~55份。餐厨垃圾经过本发明提供的组合菌种和发酵处理后,氨基酸态氮含量从1.86%提高到4.89%,比发酵前显著提高,并且富含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营养物,作为液体肥料促进植物的吸收并提高养分水平。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废弃食品等有机废弃物的环保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几种分泌不同酶的微生物,针对性的对餐厨垃圾底物进行降解,降解后的产物可以成为优质的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园林绿化等。
(二)背景技术
在餐厨垃圾的危害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对餐厨垃圾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是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
餐厨垃圾是丰富的有机质资源。我国餐厨垃圾主要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植物油、动物油、肉骨、鱼刺等,物理状成固液混合态,且相当粘稠;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水、蛋白质、脂类、淀粉、纤维素和无机盐等,富含磷、氮、钙、钾及各种微量元素,这些营养成分可制作成优质的作物肥料,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利用微生物对餐厨垃圾进行分解转化生产有机肥是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法,相关的专利较多(CN102018000311917,CN201110365608.0,CN201610962513.X,CN201611130234.3,CN201710187692.9,CN201710460386.8,CN201710520705.X,CN201710866093.X,CN201810203621.8,CN201711082487.2,CN201810349092.2)。但是,这些专利方法中,鲜有充分考虑餐厨垃圾底物特征和处理成本方面特点、有针对性的选用菌种并组成复合菌剂进行肥料化利用。我国餐厨垃圾理化特点是总有机质含量高于65%以上,其中淀粉含量高、油脂含量高、水分含量高。符瞰等研究报道某城市餐厨垃圾中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达到13.46%、 17.30%和6.56%(符瞰等,沿海旅游城市餐厨垃圾特性及处理方法分析,中国沼气, 2013,25(2):11-14)。因此,对餐厨垃圾高效资源化利用的微生物分解转化生产肥料过程中,选择对应的底物分解能力较强的菌种是关键,此外还应尽可能降低处理过程的耗能等成本。
好氧堆肥是餐厨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常用方式之一,但其需要好氧微生物,过程中需要翻堆,劳动力、能源等成本较高,而且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高温,不能用酵母等中低温菌发酵。
酵母菌可以在有氧和低氧甚至缺氧条件下都可以发酵有机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等行业,也可以应用于有机废弃物的处理。乳酸菌为主要菌或组成菌制成的微生物制剂应用于秸秆腐熟、除臭、土壤改良等方面,在微生物肥料行业,以乳酸菌(主要是乳杆菌)作为有效菌的产品越来越多(杨小红,等.应用特异PCR快速鉴定微生物肥料中4种乳酸菌[J].微生物学通报,2014,41(04):674-680.)。
因此,针对我国餐厨垃圾含油脂、蛋白、淀粉等比较高的特点,本发明利用降解脂肪能力较强解脂耶氏酵母,以及产朊假丝酵母等微生物产生丰富的水解酶,对餐厨垃圾进行高效分解,并利用厌氧能力强的乳酸菌进一步低成本发酵产生有机酸、氨基酸等液体肥料。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菌剂及其发酵餐厨垃圾制备有机液体肥料的应用,本发明选用了几种特殊功能的酵母菌株并和乳酸菌配伍成复合菌种,充分利用各菌株产生不同的酶和对不同的氧气含量耐受性进行阶段协同发酵,从而对餐厨垃圾进行彻底降解,产生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矿质元素的有机液体肥。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菌剂,所述复合菌剂由如下体积配比的菌悬液组成:解脂耶氏酵母菌菌悬液20~30份、葡萄牙棒孢酵母菌菌悬液10~20份、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悬液15~25份,植物乳杆菌菌悬液35~5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