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744.7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9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乔欣君;林松泉;庄若飞;李惠静;曾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惠盈动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4 | 分类号: | A61K35/74;A61K9/19;A61K47/46;A61P17/02;C12N1/20;C12N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斑鱼 溃疡 病原菌 噬菌蛭弧菌制剂 噬菌蛭弧菌 裂解 制备 海水养殖动物 宿主 宿主菌培养 绿色环保 有效预防 宿主菌 种子液 稀释 灭活 泼洒 预防 发病率 应用 过滤 | ||
1.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采用能引起石斑鱼溃疡的多种病原菌作为多种混合活宿主菌培养噬菌蛭弧菌,然后过滤除去未被裂解的宿主病原菌得到噬菌蛭弧菌种子液,再与多种混合灭活宿主菌共培养,最后通过冷冻干燥制备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混合活宿主菌和多种混合灭活宿主菌为: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与创伤弧菌其中的3种或者3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噬菌蛭弧菌制剂最终得到的粉末状外观为疏松块状结构,水份5-8wt%,活菌数可达1.0*1010PFU/g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混合灭活宿主菌采用水浴温度60-80℃,保温10-30min,制备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干燥的冻干保护剂甘油为1-2%(v/v),冻干载体为蔗糖2-10wt%、脱脂奶粉90-98wt%的组合物,且蛭弧菌培养液与冻干载体按质量比1:0.5-1的比例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处理参数为预冻温度-50℃至-30℃,预冻时间为2-5h,冷冻干燥过程温度范围-40℃至10℃,冻干时间为24-48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多种混合活宿主菌制备:挑取3株或3株以上活化宿主菌,接种于10g/L蛋白胨,3g/L牛肉膏,10g/L氯化钠,pH7.0-7.5的培养基中,好氧培养20-24h后,离心收集菌泥,并用灭菌海水震荡清洗再离心,重复3次,收集最终菌泥混合,备用;
(2)噬菌蛭弧菌种子液制备:取上述步骤(1)菌泥直接用灭菌海水稀释,使菌浓度在108-1010CFU/mL接种蛭弧菌,于25-33℃,好氧培养18-72h,所得培养液于4000r/min,温度4-8℃,离心15-20min,后用无菌的5μm醋酸纤维素膜过滤,备用;
(3)多种混合灭活宿主菌制备:将步骤(1)所得菌泥直接用少量灭菌海水稀释,使菌浓度在108-1010CFU/mL,于60-80℃,水浴10-30min,迅速冷却,备用;
(4)噬菌蛭弧菌菌液制备:将取上述步骤(3)所得多种混合灭活宿主菌,按2-5%(v/v)加入步骤(2)所得的种子液,于25-33℃,好氧培养18-72h,获得蛭弧菌,活菌数在1-8*1010PFU/mL;
(5)噬菌蛭弧菌冻干粉制备:将步骤(3)灭活宿主菌液按1-50%(v/v)加入步骤(4),好氧培养1-3h后,按加入1-2%(v/v)甘油,搅拌均匀,再按1:0.5-1比例加入冻干载体,搅拌均匀后开始分装进行预冻处理,预冻结束进行反复抽真空,使得最终为粉末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石斑鱼溃疡的噬菌蛭弧菌制剂,其特征在于,优选地,步骤(1)-步骤(5)中所述好氧培养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33℃,通空气量各自独立地为0.5-1.5m3/h,培养时间为18-72h;步骤(2)与步骤(5)中所述好氧培养均在搅拌下进行,且搅拌的转速各自独立地为50-100r/min;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多种混合活宿主菌为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与创伤弧菌其中的3种或者3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惠盈动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惠盈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7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医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