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的索拉非尼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89989.X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章杜前;关体红;夏颖;邵青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1 | 分类号: | C07D213/81;C07D239/42;A61K31/44;A61K31/50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嘧啶 索拉非尼 共晶 制备 室温稳定性 用药安全 制备工艺 制剂制备 重现性 晶型 贮存 保证 运输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及其制备方法。该晶型制备工艺简单,有利于提高批次重现性,保证了其在原料或制剂制备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室温稳定性好,便于长期贮存和运输,保证了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晶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对结晶度、水溶性、热性质、吸湿性等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分析。
背景技术
索拉非尼是由德国Bayer和Onxy公司共同开发的新型信号转导抑制剂和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同时也是第一个口服多激酶抑制剂。2005年12月索拉非尼以其甲苯磺酸盐的形式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先前使用α-干扰素或IL-2没有答应或者不适于这些疗法的晚期肾细胞癌(RCC)患者,并于2006年在中国成功上市,2008年中国批准其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对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化学名称为:N-[4-氯-3-(三氟甲基)苯基]-N′-[4-[2-(N-甲基氨甲酰基)-4-吡啶基氧基]苯基]脲对甲苯磺酸盐,具有下式1所示的结构:
虽然索拉非尼是比较成功的口服小分子多靶点抗肿瘤药物,但因为在水中溶解度极小(约1.7μg/mL)且肠胃渗透性较高,药物的溶出是吸收的限速过程,被列为BCS II类药物,所以索拉非尼制剂的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较低(约为38-49%),口服剂量较大(400mg/次,2次/天),长期服用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改善索拉非尼制剂的溶出度,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公开了数十种索拉非尼相关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如索拉非尼游离碱晶型、多种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晶型、多种索拉非尼半甲苯磺酸盐一水合物晶型、多种索拉非尼溶剂化物、多种盐晶型和多种共晶等。
一个原料药的不同多晶型可以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如熔点、化学反应性、表观溶解度、溶解速率等。这些特性可直接影响原料药和制剂的处理和/或生产,并且会影响制剂的稳定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当化合物存在多晶型时,由于特定多晶型物具有特异性的热力学性质和稳定性,因此在制备的过程中,了解在各个剂型中应用的化合物的晶型是重要的,以保证生产过程应用相同形态的药物活性化合物。因此,保持药物活性化合物是确定的晶型是必要的。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在结晶时,采用不同的溶剂和工艺条件会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而晶型的变化会改变其性质,质量和药效。因此,制备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的稳定结晶,对于进一步研究该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研究其药物组合及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制备的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在晶型转化稳定性,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方面有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增加临床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索拉非尼共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该晶型可通过特征性X-射线粉末衍射(XPRD)图表征,其含有在2θ为9.2±0.2°、17.8±0.2°、21.3±0.2°、23.4±0.2°、24.3±0.2°和25.5±0.2°处的特征峰。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还在2e为9.2±0.2°、12.8±0.2°、17.8±0.2°、18.5±0.2°、19.1±0.2°、21.3±0.2°、21.6±0.2°、22.3±0.2°、23.4±0.2°、24.3±0.2°、25.5±0.2°和27.3±0.2°处具有特征峰。
更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索拉非尼2-氨基嘧啶共晶A,其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基本上与图1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99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