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90860.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6;G10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王迎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语音识别 文字信息 语言理解 匹配 技术识别 问题答案 语音识别 文本 回复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对话 知识库 人工智能技术 答案 存储介质 人工服务 语音转化 客服 预设 语音 配置 转化 环节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语言理解技术识别用户是否重听;当用户不重听时,获取用户与客服之间的插问对话环节中用户的语音,采用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将获取的用户的语音转化为文本;通过语言理解技术对所转化的文本进行分析,获取文本中表示用户的意图的文字信息;根据文字信息,在预设的知识库中匹配与文字信息对应的问题答案;将匹配的问题答案回复用户。本发明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语言理解技术识别用户插问的问题,同时在配置与问题相匹配的答案回答用户的问题,能够及时回复用户答案,从而降低人工服务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AI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针对信用卡电话语音进线渠道,诸多场景可深度挖掘用户意图。目前,在常规的信用卡客服语音交互中,由于传统的客服系统中没有采用AI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在与电子客户语音交互中,客服系统还不能识别用户随意的插问,用户的插问不能及时得到回复,传统的客服语音交互不能满足用户的更好的体验。
鉴于目前传统的客服语音交互模式不能满足用户的更多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用户与客服之间的插问对话的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语言理解技术获取用户的意图,并通过在知识库中配置与用户意图相匹配的问题答,并及时将答案反馈给用户,从而能够降低人工服务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程序,所述基于语音识别的插问对话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语言理解技术识别用户是否重听;
当用户不重听时,获取所述用户与客服之间的插问对话环节中用户的语音,采用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将获取的用户的语音转化为文本;
通过语言理解技术对所转化的文本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文本中表示所述用户的意图的文字信息;
根据所述文字信息,在预设的知识库中匹配与所述文字信息对应的问题答案;
将匹配的所述问题答案回复所述用户。
优选地,所述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和语言理解技术识别用户是否重听的步骤包括:
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对获取的用户是否重听的语音进行识别,将所述用户是否重听的语音转化为文本;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转化的文本进行模型训练,识别用户是否重听。
优选地,所述采用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将用户的语音转化为文本的步骤包括:
对用户的语音做预处理;
对预处理后的语言进行特征提取;
将提取的特征与语音模型库中的语音信号进行模式匹配,实现用户的语音对文本的转化。
优选地,所述通过语言理解技术对所转化的文本进行分析,获取所述文本中表示所述用户的意图的文字信息的图步骤包括:
利用构建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接收到的文本的多个词组结合语境进行上下文理解、语义消歧,获取多个词组的语义结果;
将所述多个词组的语义结果分别与知识图谱的词组进行比对,获取每个词组的相似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90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